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有感于斯] 关于从论坛获得营养及为论坛增添营养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1 16: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eck 于 2011-12-22 09:10 编辑

【主题关键词】
怎样写出好帖子,优化
怎样让论坛充满营养
挖掘,发现
聊天式发帖,灌水
顶帖的


【名词解释】
相对较新的会员:在各方面或这某一方面对协会不够了解,或者理解不深的会员。
相对较老的会员:把上面的定义中“不够了解,或者理解不深”换成“了解较多,理解较深刻”。国外的词叫senior,就是某方面或者各方面资深一点。


0 论坛的性质与意义

车协论坛本质上属于一个网络论坛,但又高于一般的论坛。
车协论坛是大家沟通、休闲的地方,也是车协内外了解协会的窗口。新会员从这里开始以主动的方式了解车协,其他高校的关注着以及毕业的会员也会及时了解车协的当前情况。
既然我们协会是那么地出类拔萃,作为让别人了解车协的窗口——论坛,也不能拉低协会的档次。
既然我们协会有深厚的文化和先进的理念,有着不同于一般的自行车俱乐部以及高校学生组织的精神和理想,那么协会核心与内部新人和外部朋友的深入沟通就迫在眉睫,应始终记在心头。

最近了解到,有的主席团的核心骨干对车协是什么、车协最核心几个名词的意义并没有多少把握,甚至一些显而易见应该知道的东西都不太清楚,或者是很晚很晚才知道。“传承”是一个老命题,虽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至少按照前几届的做法去做,会比现在好得多。
基本应该有的意识,比如体训的聊天、论坛的讨论、拉练中的交流等活动都是珍贵的,如果不去下工夫做好沟通讨论的工作,传承就成了纸上谈兵,更别提专门组建小组进行话题的研究了,更别提吃饭、周末、晚上等更多有意识甚至是有组织的研讨了。

论坛还是有基本属性的,就是大家开开心心的说话的地方,因此我并不反对水帖,水哪里都有,但如果水太大冲淡了甚至淹没了整个论坛,那就不好了。如果论坛除了水帖,别的帖子哪怕是有丰富知识有深刻道理都无法生存的话,那这个论坛就失去了主要价值。毕竟,聊天八卦开玩笑有很多地方可以选择,但论坛只有一个。或许你认为它落后,认为它有诸多不足,但是你想想,车协的窗口经过这么多年多少代人的努力,里面积淀了那么多营养,论坛的节奏和参与方式在现今世界上确实是你既可以获取知识又可以娱情的好地方,其他诸如SNS,微博等等,现在都面临着大量的问题,都不能在沟通、传达和娱乐方面做到如此地均衡。
大家想必因为各自的爱好分别有自己爱去的论坛,比如动漫、军事、电影、机械等等,在上面你是否学到了很多,获得了许多只靠搜索无法学到知识,获得了圈内高手的无私指点呢?如不不是,要不是你不是参与的不够深,没有真正融进去,要不然就是你所栖息的论坛太水了。

回归车协论坛,我们论坛也曾经特别好,精华的标准很严格,大水到处有,但至少无法掩盖好帖子的光芒。
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为了给诸君建一肺腑之言,还是讲讲过去。听不下去就跳到下一段,当时有几个人每天在论坛挂着相当长的时间,写帖子、回复帖子、挖掘帖子、给好帖子做各种美容。有了需要顶的帖,即使和自己的经历完全无关,即使自己很不认同其中的观点,即使觉得帖子离“好”还有很大差距,只要是属于新会员积极热心的表现,只要能引起大家的探讨,只要能对车协、对车协人有益,就想办法顶起来,然后充分参与其中,丰富它的内容,让它不被掩埋,让它继续招摇,引起大家的兴趣,让新会员看到希望,让其他的会员有一个试一试比一比讨论一下的潜在动力。
不再详细说那时候为了论坛的可读性,使用方便,思想深度等等所做的在后台的大量工作。总之,论坛是要用心去做的。下面就给大家提点建议。


1 写给相对较老的会员

1.1 使命与责任
“资深一点”的话,什么家文化、责任之类的我就不再说了。论坛是干什么,前面说了那么多,简言之,让论坛能够给老会员、给车协以外的人以准确的信息——我们车协在干什么,做的如何好;让新会员了解车协深层的东西,融入车协大家庭;让开会见面聊之外有了可以更平心静气思考的园地。
那么大家各位较老会员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让论坛干该干的事,如果把责任与使命变看成光荣与梦想,则一定能成功。在论坛学习进步的习惯有了,你们也会有乐趣与成就感。

1.2 水多了加料
水不能强压,水其实是人的本性,简单几个字,嘿嘿哈哈,不用费脑筋还显得很热情,省心偷懒,是大家都乐于干的事。论坛是大家交流的原地,不应有太多的强制规定,或者太多的严肃教育让大家不水,这样大家不敢来了,或来了不敢说,那就连水都没有,我们只好喝西北风了。
论坛好不好,我觉得首先在于有没有高质量的东西。
就说论坛这份汤鲜美不鲜美,先要看有没有好料。
有了好料,那再考虑料和水的配比,料足不足。
多写有深度的东西,多保住别人的深刻的东西不被大水冲走,让好料留在汤里,供大家品,这就是加料了。
自己写好理解。那保住深刻的东西,怎么做呢?就要跟水抗争,多把深刻的帖子顶上来,多参与到帖子的讨论中来,让深刻的东西浮在上面,让人看到,让人有机会接触。再者,你多一嘴,他多一句,气氛就来了,有很多人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去讨论,不知道如何接这个话题,脑子里没东西,但是说得多了,提出的观点方面多了,自然就好融入了。
有人辛辛苦苦一个周写出一篇东西,没人愿意下工夫看,下工夫回,甚至连回复个“我顶啊”都意识不到,一个宝贝就这么埋了,爱想的人也没了动力,其他的人更受不了益。论坛没了营养,自然就只有水了,可能车协也慢慢水了。

所以,给论坛加营养和保持营养不流失都很重要,都是这个家里有责任感的资深成员要做的。
所以,你们都希望车协好,你们流过泪流过汗,相信你们对车协的感情,于是,你们一定要发现——论坛像拉练一样,也需要大家每一个人的耕耘。主席团核心成员,还有各位版主,希望你们能够关注“论坛统计”,多写好帖,也做版主能够做的保护有益内容的事情。在论坛统计各项数据上看到你们用心过的痕迹。


2 写给相对较新的会员

从修改错别字开始、从合理分段开始、从排版布局开始、从不发错专区开始,增加自己的帖子的可读性,让别人认识自己,让别人看下去。

2.1 搜索,发现
论坛这种东西从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功能可以说越来越方便了。咱们论坛的编辑,搜索功能都很强大,如果常来论坛的话只要使用论坛上方第三行里“最新帖子”这一项功能就可以找到所有的新主题和新回复了;有人回复你的时候还会有邮件提醒;从封畅开始,做了一些帖子归类索引的工作,索引都是各专区顶置的,可以从中方便地挖宝;找老帖还可以根据作者等等来找,可以搜到某一位作者的全部主题(点击个人页面),而各种注明作者可以从论坛底部“论坛统计”里面看到,精华专业户,发帖专业户,爆发专业户等等等。。。。。
方法还有很多,养成看论坛的习惯,自然就会熟能生巧,找什么帖子都容易。
会有老会员告诉大家,一定要翻老帖。是因为老帖子沉淀着可贵的精神和经验,有时候经过万难你才发现,早有人总结过这个问题了。所以,开始搜索发现吧。

2.2 开水治百病,但会冲淡美味
有一个人被称为“水帖大王”,你是否注意到他现在回复帖子经常是在一个帖子里回复多人?他不怕麻烦吗?
知道水的力量有多大吗?
因为一篇精心准备的帖子,容量巨大,往往让人懒得回或者畏惧回,而一条不成句的水帖回起来则轻松许多,所以回水帖的人自然会多;两个人说话可能无话可说,但是一帮人群聊则热烈多了,因此水帖的回复往往经久不衰,总是挂在最新帖子,最新回复的最高处,这样,就又方便了人们回复;水帖回复往往是聊天式地回复,于是,就会有“回复xx楼”这样的操作,于是系统就自动发邮件给被回复的人,更引领着人们继续聊qq般地水下去;而精心讨论的帖子里人们各自发观点,就没有系统给你发邮件告诉你有人跟你讨论了。。。。。。
还有很多原因,导致水帖指数般增长,高居各种榜(回复榜,看帖榜)前端,把精华帖无情掩埋下去,好帖子写作时间长达一周,但是却没人回,不仅把一个好的思想掩埋了,也把讨论和研究的热情浇灭了。
把对五个人的回复稍稍粘贴复制一下,集合到一个帖子里,甚至将聊天转移到你们熟悉的QQ,飞信里,对大家不是那么难,举手之劳大家还总嫌烦。其实你们知道你们伤了多少人的心,掩盖了多少人的思想吗?
曾经的“水帖大王”现在的回复越来越长了。不是懒不懒的问题,而是认识转变了吧。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3 写给所有人——自我修炼

上面提到“深度”,有人头疼了。其实这是个相对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度是慢慢练成的,不积跬步无以千里,不挖个小坑怎么能掘地三尺。

“lz说得好,我顶你”要比不看帖子深刻那么一点。
能写出两三句话的评价,就要比“好啊好啊,lz说得好”深一点。
能回复上一大堆,林林总总各种理由,又要比三两句来得深。
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似乎又深了一点。
通过和别人针锋相对的探讨,在为自己观点辩护的同时,又吸取了别人的思想营养,成长了。
能通过翻资料、实践,评估自己的观点有几分不足,好像很深刻了。
能总结各种资料、实践、前前后后的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一二三四条列出来,写篇文章,已经成为专家了。
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修改甚至放弃以前的观点,形成新的完整的体系认识,是不是得到敬仰了?

所以说,深度绝对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慢慢训练,你也可以有深度。
回头看,每一步似乎迈得都不打,但是一点一滴小小的提高,让你与别人开始明显不同。论坛的帖子都不要删,给自己的成长留下印记吧。
可是,一切一切,都要从第一步开始,从没经验没理论开始,重要的是,去开始!更重要的是,坚持!
写出寥寥数笔不可怕,可怕的是懒得用心,永远都想以后以后以后。可是短短一年在几次活动之后就过去了。车协里有你大大的舞台可以锻炼,走出车协、走出校园想提高就得交学费,交了学费不一定有提高,等你提高了,说不定没人再需要用你了,养家糊口时你还想慢慢提高慢慢学习?

没那个深度总结出几项修炼,几条法则,但愿这些拉家常的朴实道理,能让大家对自我修炼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有些认识吧。
20#
发表于 2024-4-26 14:46:01 | 只看该作者
摘抄一下自我修炼的部分,在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都适用,从小事做起,持续进步:
“lz说得好,我顶你”要比不看帖子深刻那么一点。
能写出两三句话的评价,就要比“好啊好啊,lz说得好”深一点。
能回复上一大堆,林林总总各种理由,又要比三两句来得深。
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似乎又深了一点。
通过和别人针锋相对的探讨,在为自己观点辩护的同时,又吸取了别人的思想营养,成长了。
能通过翻资料、实践,评估自己的观点有几分不足,好像很深刻了。
能总结各种资料、实践、前前后后的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一二三四条列出来,写篇文章,已经成为专家了。
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修改甚至放弃以前的观点,形成新的完整的体系认识,是不是得到敬仰了?

所以说,深度绝对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慢慢训练,你也可以有深度。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4-25 17:17:17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我还不配为一个合格的论坛挖坟人,这么好的帖子我竟没有看过。顶了,置顶了

点评

竟然挖到了老大的帖子,还有好多帖子,值得深挖!!!  发表于 2021-4-25 19:42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4-25 15:43:38 | 只看该作者
再来手动顶帖

点评

狗哥老挖贴人了~  发表于 2021-4-25 17:20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7-5-4 11:1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车协就是一个兴趣类社团,就是骑骑车,当然主要活动是骑车,但正是因为骑车把大家联结在一起,然后,一起出去骑行后,感受到整个队伍的纪律严明,分工合理有序,有保驾护航者,有破风开道者,有体贴关怀者。。。这是车协人一代代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潜移默化着新成员。从个体来看,对整体严格的要求培养了个人的责任心耐心细心,每一个有职务的人都能从中得到甚至受益终身的锻炼。而互相交流的车协人能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有趣点,互相学习,交流思想,共同进步。早就听大佬宣传论坛,上学期刚加入协会尝试进入,结果崩了,于是对论坛有点小无奈,昨天第一次成功登上并注册了自己的号,默默地看了些贴,大部分是个人的关于骑车的心路历程,或者佩服大家的勇敢,挑战自己,迈出第一步,或者默默赞赏有些人思想的独特性。突然发现论坛确实是个很优质的思想交流所。多用心,处处皆学习。多看多思考多反馈,谢谢学长对大家的忠告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然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17-3-23 10:5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然 于 2017-3-23 11:09 编辑

我是很晚才体会到BBS的精髓的,车协论坛还会经常登录,只是很少再去动手去写些什么。论坛的存在,不管是车协,还是其它什么论坛,都是一群有着某种共性的人的集合。这里有别人留下的思考,也有留下的讨论,读那些帖子本身就是一种积淀。不过我感觉更重要的是你对一个帖子的回复。可能是你自己有的疑惑,或者是别人提出的疑惑或者问题。你针对一个个帖子去回复,去把停留在浅意识里的东西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在于你的帖子质量有多么高,思考多么深,只要是你自己的)我觉得就是BBS的精髓。
补充一点,我个人体会是,这个论坛曾经有太多优秀的帖子。他们的存在可能给了很多新人太大的压力,觉得自己要是不把资料查个底朝天,逻辑推理不推若干个个层次,没有引用xx的论点,自己写得帖子就是没意义。我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想的。一句话,就是压力太大。其实没什么,论坛不是期刊,帖子不用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时候的时候,一个帖子引出的话题,不同的人,不同的见解,反倒是让帖子更有意思。我的意思不是让大家水论坛,有好的帖子当然更好。希望的是,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BBS中来,那个时候BBS绝对是别有一番风味。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11-22 10:53:37 | 只看该作者
手动顶帖,论坛之于我已经从灌水互动变成一种精神寄托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3-23 18:38:27 | 只看该作者
昃昊 发表于 2016-3-19 11:00
顶个贴 泡了一上午论坛感觉脑子有点爆炸。“协会不缺做事情的人,而是缺想事情的人”,而现在的我们,做的 ...

点评不能顶帖,所以我来回复你一下。自己也看到好几次了,每一次都能提醒一下自己。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3-19 11:00:37 | 只看该作者
顶个贴 泡了一上午论坛感觉脑子有点爆炸。“协会不缺做事情的人,而是缺想事情的人”,而现在的我们,做的想的都远远不够。

点评

点评不能顶帖,所以我来回复你一下。自己也看到好几次了,每一次都能提醒一下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3 18:38
刷动态的时间过来看看帖子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6-3-19 13:42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13 14:28:16 | 只看该作者
手机不能提升,只能用老办法回复顶帖了。我想学长们虽然很唠叨,但都是为了大家能够更快的去体验协会的核心精神。是为了让大家在活动中玩的开心的同时不忘收获与进步。永不止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另外对于论坛的定位等深层次的问题可能也已经很久没有深入人心的大讨论过了,所以大家的发帖,回帖,后台管理都是在模仿老人。这样大部分人肯定是学了层毛皮,单单学了个形式,没有核心,表现出来就会让人觉得是重复,是停顿,是老家伙们一味的强调历史。也会让有心之人摸不着头脑,使不上力。
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身为管理员的每个人包括自己责无旁贷要去面对解决的。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3-16 10:4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鸽 于 2012-3-16 11:00 编辑

一直想说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

简单说一句吧。关于回帖。目前比较反感一种形式。发了一篇帖子,然后好多人去回复。再然后,lz一个一个一楼一楼回复,一趟下来全是lz一个人的回复,一句话的事。这个东西完全可以放在一个楼里说、回复不同的人。

其实我有轻微强迫症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8 09:3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张震

    这亮剑一说    各种威武啊--   我发现我也有回帖回着魔的趋势了   以我这么沉默的 ~~
    论坛有思想公认很重要的,但 表达 同样是要放在心上( 从我上一学期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叉叉的就有体会。形式的改变能够带来意料之外的创新。改变与传承的关系若借用 一篇帖子标题就可表达为辩证法)有点扯远
   可能这些话比较想对新会员说。也想告诉大家,论坛的主人始终是车协人 你把自己当做车协人了吗 那你的每一个举动就是车协人的举动,不分对错 和骑车一样 我们始终是在一起的,敢于表现自己并且能为自己所执着的事儿负责,那么这样的成长 会值得期盼。
   
   关于表达,我的体验:我一直喜欢把论坛和资料库的工作、使用等说成“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不能丢,大体在于服务器 管理版块 资料更新等; 软件部分则是creative use ,有思考有创新 ,贴近生活,不要让use变成负担 --
---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9:5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夏天的记忆

    指的是你,但不是我起的啊,我也是听说的,而且现在你特别注意多个简单回复归并于一楼,感觉你现在是经常说话的人里面回帖最注意的了。而且写得东西越来越细致用心。
不管别人理解不理解,坚持下去,会有更多人理解、尊重的。
另外,其实回复很长也可以分开让大家看得舒服,不过很短的最好归并。


回复 7# 杨燕茹

好啊!期待第二步哦


回复 8# 蔡蕾

说得好。
其实我觉得协会一直以来缺少争论气息,思想没有碰撞,就不能真正交流。
和谐不是一言堂。反正是对事不对人,反正都是为了协会好,什么样的观点说出来都要欢迎!
只有一个人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了,经过讨论,才能真正听得进去别人的观点,才能真正取得大家的一致。
否则,光会听,你是听不懂的!光接受,接收不到实质。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甚至跟别人竞争一番,自己才能吸收新营养。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24 08:4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蔡蕾 于 2011-12-24 15:48 编辑

A或许有些人真的没有多少思考,只是简简单单和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乐。
B或许有些人思考了却没有说出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说出来。
C或许有些人思考了,想说些什么,但是却感到如此无力。
D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是侃侃而谈,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选择默默做事,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
我想对A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这是生活。这没有错!我们需要这样的你们!如果你被大家的思考热情感染了,那就尝试着去思考思考,这是个神奇而美妙的东西。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肤浅了,而强加给自己某些东西,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你有你的独特!
我想对B说:你为何不说出来?不要小瞧你的意见,它们真的很重要!不要认为自己不够说这些话,不要认为那是超出你的职能范围的,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不成熟。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吧!
我想对C说:当你感到无力时,不要灰心,相信你所说所为是正确的,保持你的热情与激情!
我想对D说:确实谈论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最终我们追求的是实质性的内容。但是
你我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便各有两种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力毕竟是有限的,可能他人的一些思想会激发你的一些灵感,从而让你的想法更好的付诸实践。


论坛是我们车协精神家园,如果它丧失了思想的活力与生命力那是很可悲的,也是很可怕的。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23 20:38:11 | 只看该作者
从我写下这第一字开始,算我迈出第一步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2 15:26 , Processed in 0.123530 second(s), 10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