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有感于斯] 二十岁前那场旅行(2018年3月4日更新)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3-3-22 11:46:0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会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两年,但都不会是这个两年了,珍贵的真实的两年。
坐等更新。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22 16:46:0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太好了,lz不要tj啊{:1_216:}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22 19:15:5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定青藏线是我的路,川藏、新藏、滇藏是别人的路。

也有那么种感觉,走滇藏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3-22 19:1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3-3-23 19:44 编辑

Sooooooooooooo clear.

Your Faith, Your Way, Your Life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3-22 22:28:56 | 只看该作者
连载啊,我在追啊!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3-22 23:56:15 | 只看该作者
围观晚了
搬来小马扎持续关注

:onion17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3-23 13:42:00 | 只看该作者
崇尚完整, 向往纯粹!
多少情绪和心态和大旭蛮像的, 就是, 缺你这种牛劲, 看出我是大三老人了
占楼, 跟连载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3-23 21:07:57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3-24 22:35:17 | 只看该作者

进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3-25 09:25: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挖了坑要填的……虽然俺知道你很忙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3-25 22:10:54 | 只看该作者
我去,楼主文采太好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22:50: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  《丢了的水壶》(20130327)
               
    我有两个水壶,上学期丢了一个。这两个水壶,一前一后买的。老水壶购于高三毕业后;新水壶是大一下学期为了进藏又添置了的一个。
    丢的是那个老的。我查了一下购买记录,老水壶购于二零一一年八月三日。那是我第一次网购,确切的说是除了买书以外的第一次网购。一个装不下十斤的西瓜的箱子,打开以后,是头盔、码表和水壶。水壶打开以后一股淡淡的塑料味,灌上水泡了几天,从那以后骑车就装水用了。
    第一次带着这只水壶上路,是自己一个人八十公里的往返经历。路上只带了一瓶水,来的路上就差不多喝干净了。喝水的欲望跟温度有绝对密切的联系,冬天骑车一百公里都喝不了半瓶水,夏天骑车,四十公里喝一壶还是省着的。那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过了八点,高温就让人难以忍受。穿着透气的骑行服还是出透了汗,骑起车来微风阵阵吹在身上很是舒服,但是水分也很快地消耗光。到达目的地后接着过马路调转车头,骑了不到两公里,就把水壶里的水一饮而尽。心想就算一会儿不喝水,也最多两个小时就能回到家了,再慢连时速二十的速度都无法保持么?事实上,我用了四个小时回的家,平均下来时速就是十公里左右。开始是渴,后来是屁股疼,最后是又累又饿。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水和喝水的欲望呢?因为我只带了一壶水,而且没带钱。要是现在的话,身上没带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喝水吃饭睡觉这些事情不是非得用钱才能解决的。但是那个时候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水喝光了,就一直渴着,宁愿渴一路也不愿硬着头皮去别人家里要水喝。当然那一趟,我决定要做出些改变。于是在路上两次成功地获得了珍贵的水源。第一次是路边的一家汽车修理店。我推开铝合金门窗,里面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萌萌哒小姑娘,我瞬间就愣住了,心想这肯定是家长出去了呀,我是赶紧离开避免发生什么不好解释的事情还是硬着头皮要水喝呢?脑子里还在想,话已经说出口了——“你好,我水壶里没水了,渴得要死,能给点水喝么?”当时我一副落魄的模样,小姑娘倒是很淡定,指了指旁边的饮水机,“你接就行了”。我当时激动地把水壶凑到出水口处,看着清澈的纯净水流入我的杯口,心里是十分的感动,嘴上连说了好几个谢谢。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我接水时,离我五六米的坐在沙发上的小姑娘偷偷看我的眼神。告别小姑娘,继续上路。路上水又喝光了一次,这次我去了一间银行大厅,问也没问,就到饮水机前喝了个够。
    刚来山大的时候,军训期间,学校发的斜挎包刚好能放进我的水壶,于是每天军训的时候我都会灌上满满一壶水,军训休息的时候喝。某天下午,大队解散后,我往食堂方向走。远远望去,在欣园西门的小广场上摆着好几辆拆了的、翻过来的自行车,周围围了不少人。我心想,这肯定就是车协了。我快步走上前去,“咱这是自行车协会么?”“是呀!是呀!”一只晓琳、一只晓晗就从人群中飞出来飞到我面前,“对自行车协会感兴趣么?”“恩,喜欢骑自行车。”“要是你愿意的话,我加你飞信吧,这样我们有什么活动就可以给你发通知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纳新。”对,那个时候还没有纳新,我就荣幸地见到了这群车协的人。留号码的时候,那只晓晗大叫一声“你看他这个水壶!一看就是骑车的!嗷嗷嗷!”告别我遇到的第一群车协人,我就自豪的拎着水壶去吃饭了。我的水壶,成为一个标志,让爱车的人一眼就看得出,这也是个骑车的人。
    就是这个水壶丢了。这个被汽车修理店的小姑娘盯过、被银行排队等候的人盯过、被那群车协人盯过的水壶丢了。现在想想,我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丢的、怎么丢的。只能大约想起有那么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少了一个水壶,身上带着一个,明明宿舍里应该还有一个的,结果翻来找去找不到了。难道是我带出去丢了?还是舍友收拾卫生的时候给收了?时间过去那么久,当时也没有深究,反正是丢了,反正还留了一个。陪我去过西藏的水壶,丢了一个,还剩了一个。

    为了进藏买了第二只水壶。因为自己知道,一只水壶根本不够用。水壶可以循环装水,喝光了可以加满,但是当你因为找不到加水的地方而着急的时候,你就会非常想拥有两只水壶可以储存更多的水。事实上,进藏路上,我准备了四只水壶。两只骑行水壶,可以插在水壶架上的那种;两个脉动的饮料瓶,因为再多的骑行水壶也没有水壶架可以安放了,所以就买了两个和骑行水壶可以装同样多的水多的饮料瓶放在驮包的后面两个专门为放水瓶设计的长兜兜里。两个脉动的饮料瓶不是出发前就装备好的,也是刚开始骑行的那几天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的。出发地一天的傍晚在泰安于晓晗姐回合的时候,她看我只准备了两个骑行水壶,她就断言,肯定不够用。恩,实际上第一天的骑行也让我多少了解到了我应该准备多少的储水量才能保证我一天舒舒服服的骑行。
    因为这两个一模一样的脉动饮料瓶,还闹出了一档子囧事儿。刚过西宁的那个中午,突逢小雨,温度骤降,于是在路边商店买了瓶青稞。玻璃瓶不好带,就装在脉动瓶子里了。高原上气温低,喝水不多,所以腾出一个瓶子来装酒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有了这青稞酒,因为晓晗姐说白酒可以解乏,于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美美地喝一小口,然后在微醺的状态下入睡,赛过活神仙。有一天,我们找到旅馆,把车子弄进院子,驮包卸下来放到屋子里。忽觉一阵口渴,因着两个骑行水壶还在院子里的车上挂着,我就从驮包后面掏出脉动的瓶子狠狠地往嗓子眼里灌了一口,然后我就醉了。醉呼呼的洗了个澡,醉呼呼地跟着晓晗姐和雅雯去吃拉面,醉呼呼地跟着她俩去买第二天路上的干粮,醉呼呼的在本子上记下这一天的行程,醉呼呼的把当天拍的照片看了一遍,最后醉呼呼的入睡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拿错过瓶子,因为从拿错瓶子的第二天起,有个瓶子里的液体就再也没有超过瓶子容积的一半。

    刚上路的时候,一新一旧的水壶,很好辨认。老水壶因为经常在水壶架上抽来抽去,瓶身上已经有了很多纵向的划痕,瓶底也摩擦、碰撞地粗糙发黄。而且新水壶有一个设计缺陷——新水壶顶部的塑料盖不能盖得很严实,一有较大的颠簸就会弹开。导致一在路上听到乓乓的撞击声,我就得腾出一只手来把水壶盖重新按死。这是小问题,两只水壶都陪我到了拉萨。这时候,最新的水壶也经历了四千公里的历程,两个水壶上的划痕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只能通过水壶盖的松紧程度来辨别它们的新旧。后来回到家,妈妈告诉了我另一个分辨新旧水壶的方法——两个水壶壶盖里面的橡胶内衬,一个是黑色的,一个是透明的。现在我只有一个水壶了,不用辨认了。
老水壶,你要走好。你现在去哪里了呢?额,不会去废品回收站了吧。谢谢你陪我走过那么长的路,你身上有我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这种没有告别的分离,确实让人有些怅然啊。

    上学期丢过一个水壶,还丢了一本书。一本从西藏带回来的书。书名是《西藏通史》,定价一百块钱。那是从拉萨最大的新华书店里买到的,书的扉页上盖着拉萨市新华书店的红印章,托运的时候,没有把这本书放进包裹里,而是放进了自己随身背着的一个包,这是从拉萨背回来的书。大二上学期刚开学没一个月,我在理综609的最后一排上自习。我喜欢那个地方,那是一个东西朝向的教室。十月份的秋季,每到傍晚就会有醉人的落日景象,伴着飘上六楼的楼前校外街道的流行歌曲,总能回想起自己那一段躁动不安的青春时光。一天下午四点半许,我到隔壁教室找同学聊天聊了半个小时,返回时,压在一摞书下面的那本《西藏通史》就不见了。我又怅然,肯定是被哪个同学抽走了吧,打扫卫生的阿姨不至于去关注什么西藏通史。这同学应该是很有眼光的,留着压在上面那本《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没有动,单单抽走了底下的那本《西藏通史》。那天晚上我还一直留在那个教室自习,我怀着一丝侥幸的期许希望是什么喜欢看书的人抽走了然后晚上会还给我。那本书上还有我做了十几页的旁批。那天晚上,没有人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间教室自习。有时候因为上课会上到六楼,我会去教室后面转一圈,看哪个桌洞里有没有那本我从拉萨亲手带回来的书。
    除了我丢的水壶和书,雅雯也在到达拉萨的最后十公里中不见了她的相机,大概是放在车前包里颠掉了吧。我们还回忆着上次用相机的地方又反骑了十多公里,没有找到。一千多张照片,再也不能看到。她很释然,说照片丢了就丢了吧,留在心里那种感觉永远也不会消失。我相信她的话,相信她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她丢了宝贝的相机、我丢了宝贝水壶和宝贝书,每每想起都会觉得有些遗憾,但是这些遗憾也不至于放不下。说个跑题点的话题,一句话说一下鲁藏线的收获和成长,我想应该是“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放下了”吧。如果连丢东西这样的事情都一直耿耿于怀,那么这才是愧对于青藏线之行的。

    今天中午回宿舍,爬上三楼左拐,发现走廊一头的自己的车不像往常一样靠在走廊的尽头,血压马上就高了。回头一看,另一头的车也不见了。心想可能是打扫卫生的阿姨给收了。立马冲下楼,压着火问阿姨“阿姨,我的车不见了”。“对,是因为我们提醒过好几次你都不把车子收进宿舍,所以我们把你们的车收了、卖了。”我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但是我的火已经压不住了——“你们把我车弄哪了!?”我一嗓子喊出来,阿姨脸色马上就变了,解释说没有卖没有卖,给收到一个小房间去了,说以后不能在楼道里放车,问我要不要现在就把车子给我推出来放到宿舍里面去。“你们给我收着吧!”,说完,我就上楼了。
    在楼上越想越生气,“竟然敢动我的车”,这句话一直在我脑袋里闪动。“你们以为我愿意天天往楼上扛啊,放在楼下的破车棚里风吹雨淋,还会丢,这是陪我进过藏的车子啊,丢了拿什么能弥补啊!”想到这里,我就又下楼去跟阿姨去理论去了,打算继续把我的车子留在走廊,因为宿舍的空间实在是小。我准备把刚刚脑海里那段话说给阿姨,准备像刚刚质问“我的车在哪里“那样继续讨个公道。敲门,进门,我找了个座位坐下,阿姨看着我。我忘了从何说起,脑子里就一句话就说出来了,“那是陪我进过藏的车啊。”这句话竟然没有半点怒气,话刚说出口音量就在一直减小,十个字的一句话,说到后半句就哽咽了。然后就不再说话,听阿姨开始一通的说教。
    过了一会,我情绪稍稍稳定了。告别阿姨,我起身离开。几分钟后,我跟在阿姨后面取出了关在小黑屋里的车子,左右手伏在车把上,不断地交互捏着刹车,慢吞吞的把它推到了我的宿舍里。突然觉得,不管怎样,只要我们俩在一起就好,不管在哪里、不管多狭窄的空间。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这么愤怒过了,那种怒不可遏的心情,差点让我一拳倾泻到楼口的消防玻璃上。那个时候,谁要是敢在我车上动一下,恐怕我早已经控制不住了上去揍他了。这件事,让我了解我对我的车子有多爱,让我再一次看到我车子的时候有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水壶、书、相机,可能是因为不那么在乎才放的下吧。看来中就是有那么些东西是放不下的,或许是时间太短无法接受?或许是时间太长我已经忘记了发现那本《西藏通史》丢失时我心里的愤怒感?可能并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情可能就是特别在乎吧,有些事情可能就是无法退让吧。好像有点矫情,但是无所谓,不矫情的人没有个性。我无法将我在乎的事情和不在乎的事情做个系统的分类,或者说我很难在给“在乎“和”不在乎“下一个定义,当然我也懒得去做这种事。在无论如何都必须面对的突如其来或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发生中,我在慢慢了解着自己。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3-28 12:5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舒 于 2013-3-28 12:54 编辑

大旭这篇文章我会一直在微信上推荐大家关注哒。
大旭的文,你值得拥有。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22:46: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我的胡子》  (20130329)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胡子成了大家的焦点。每个见到我的人都会将目光集中到我的胡子上,关系近的会经常拿我的胡子开玩笑。
    从刚入大学的那天起,我下巴上的胡子就没有动过,直到骑车到了拉萨,才把那珍贵的胡子剪掉。所以大一一年,我的胡子肆无忌惮的生长,几个月后它长得实在很长了,我就会往后捋一捋,使它贴着脖子继续生长。上课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也会盯着我的胡子看两眼;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喊别人阿姨、大爷都有点不好张口;吃饭喝汤的时候有时候会把汤沾在胡子上;穿衣服拉拉链的时候,有时候也会一不小心把胡子拉到拉链里面疼得要死;冬天还好,到了夏天,下巴上面厚厚地覆盖着一层胡子,会感觉有点不大利索,但是也还是坚持留着,即使天热的时候出汗多了下巴会有点痒。
    为什么这么不方便还要留胡子?每逢大家询问我不刮胡子的原因,我就会告诉大家“到不了拉萨,就永远不刮胡子”。这么说不假,但不是最初的原因。大一时候的我还没有电动剃须刀,剪胡子用的是小巧点的剪刀。可能是我的手不够灵巧,总感觉下巴上的胡子用剪刀剪起来很费劲。军训期间累得要死要活,所以就更没有心思去修剪胡子,并且那个时候觉得留着点胡子更有男人味,于是就一直没有剪。等到胡子的长度到了让别人在意并且询问我留胡子的原因的时候,我已经对胡子有感情了。“到拉萨剪胡子”这个决定不是在一次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而是慢慢地在心里扎根的。跟越来越多的人解释这个原因,我也就愈加肯定我的坚持。当然,跟别人解释的时候,有的一笑而过,有的若有所思的点头。肯定有人嘲笑我的做法吧,笑我的想法太简单,笑我太执着太矫情。也有人谓之为“蓄须明志”,我想我也到不了这个高度。我大概只是想给自己的坚持一个交代,只是不想断断续续地为梦想做点滴的事情,想要随着胡子的生长而一点点靠近拉萨吧,就像一种无形的记录一样。我想,在车协有人问起大旭是谁的时候,肯定有人会说“就那个留着胡子的那个大个子”这样的话吧。
    度过了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寒假开始了。回家过年,见各种各样的亲戚,都劝我把胡子刮掉。说年轻人留着胡子像个什么样,一点都不青春;还有的拿封建观念说事儿,说老一辈还健在的时候孩子不能留胡子。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吃个饭聊聊天就分别,所以我也不怎么在意他们说什么。当初爸妈看我留起胡子,也是一个劲儿的嫌弃,“赶紧刮了去”。我跟他们解释“高三毕业时没有去成西藏,这是我的牵挂。我决定留胡子,留到我到达拉萨的那一刻”。他们劝了几次,我每次都拿这几句话回应他们。然后他们也就不再说什么。每当有亲戚说起我的胡子,他们就会说“看看吧,听听人家怎么说,还不赶紧刮了去。”他们知道我不刮,所以到了下学期他们就不再劝我,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帮我圆场。妈妈告诉我女生不喜欢留胡子的男生,我笑着告诉她我现在不想找对象。

    就在大一上学期,奶奶起夜的时候摔了一跤,然后就脑血栓说不出话来了。没有生命危险,但左侧身体已全然没了知觉,卧病在床,时时刻刻身边都得有人照顾。上了大学一个月回一次家的我一下子难以承受,看着奶奶支支吾吾对我说一连串的话我却一个字都听不出来,我私底下着急的落泪。有时候听懂几句,我激动得要命,奶奶脸上也绽放笑容。从奶奶摔得那一跤到奶奶去世,六个月。每次回家,去探望奶奶的时候,进了屋,我都会大声地喊“奶奶”,喊好几次。我喊一次,她应一次;我喊几次,她应几次。然后我就会摘下头巾,拿着奶奶的右手放到我的下巴上,说“奶奶,摸摸我的胡子长了没?”奶奶就用她的右手揉着我的胡子在我的下巴上摩挲着,有时候还灵活的用几个手指把胡子捋成一绺,我说“你要给我的胡子编个辫子啊!”,奶奶这时就会笑得合不拢嘴。
奶奶去世后,我知道再也没有人给我的胡子编辫子了。守在奶奶的遗体前,差点决定把胡子剪下来烧掉。后来没有剪,还是让它陪着我吧,让这曾经被奶奶把玩过的胡子见证我达到拉萨的那一刻吧。事实上,它不仅陪我到了拉萨,我还把它又带回了家。到达拉萨的第二天早上,我用那把随身带了四千公里只为最后用一次的剪子一下子剪掉了已经四五厘米长的贴在下巴上的胡子,我把这些胡子仔细放在那个同样曾经带过奶奶头上的头巾包裹着,亲手带回了家,现在还在我的卧室放着,我准备什么时候把这些剪下来到奶奶的坟头上埋了、或者烧了。

    在刚过天水的那个下午,我身上的干粮和水都没有了。天巉公路两侧是尽是山,找不到补给的地方。我又渴又饿地不知道骑行了多远,在一个长长的上坡中间看到了一个卖杏子的老大娘。我像找到了救命恩人一样扑上去,吃了几个杏子,就跟大娘聊起了天。大娘说我不该留那么长的胡子,还说“你看你那么长的胡子怎么找对象啊。赶紧回家把胡子剃了,让你爹在村里给你说个媳妇儿啊。”我连笑不止,一个劲儿的谢谢大娘的提醒。大娘生活在农村里,这是甘肃南部偏远地方。她不问我骑车去哪里,也不问我从哪里来,她说的方言我也只能听懂一半,但是她的关心、她的无意的责怪,都让我心里无比地温暖。大娘提到了我的胡子,我又想起了奶奶摩挲我的胡子的场景,心中生出无限温情。
    到达拉萨的那一天,提前给井强大哥打了个电话,他说要从城里出来接我们。见到我们的时候,强哥很高兴。细看我的时候吓了一跳,“你怎么留了那么长的胡子?”“留了一年,我想到了拉萨再刮胡子。”“小孩还挺有个性,今晚上把胡子刮掉把,你留着胡子在拉萨会有警察找你的麻烦”。恩,刮掉吧,第二天就刮掉了,到了拉萨就可以刮掉了,当然也怕警察找我的麻烦。
    用剪刀细心地剪完胡子,照了照镜子,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回到家,爸妈看我刮掉胡子的的样子,说这样才像个年轻人嘛。朋友见了也都说我年轻了好几岁。
    现在有了电动剃须刀,一分钟轻轻松松就能将胡子扫除干净。我时常怀念起留着山羊胡的那段时光,那段不可复制的纯粹的日子。不知道以后,自己还不会像以前那样留起胡子。但那段回忆,那段长胡子的回忆,是永远留在我和我的家人朋友心中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3-29 23:45:53 | 只看该作者
啊 你终于更新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8 20:12 , Processed in 0.186154 second(s), 10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