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干货们] 传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5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谢伟伟 于 2010-3-25 13:08 编辑

每一个团体想要壮大辉煌,都要继承和发展,两样缺一不可。大学社团想要壮大也是如此,而现在大学社团大都是以大一大二为主,大一刚进来了解不多,大二可能对协会了解也不深。并且大家都是学生,可能没有太多精力去深入了解它。如果再出现一两届没继承好,那可能就会衰败下去。另外咱们经常说传承,一天有人问过我,车协要传承啥,我当时就说传承家文化,传承一些车协历史,当时就有人给我说了,啥是家文化,车协都有那些历史,你又了解多少。现在就想借此机会说说我们该传承啥东西了。
   先立个纲目,以后再补!
   一,社团文化理解   
二,车协概况了解(车协历史,重大事件,获奖情况,各部门设置及职能)
  三车协内部传承细则
    1,车方面(硬件)
      1.1自行车历史及文化
      1.2自行车结构及装备了解
      1.3买车和组车标准
      1.4车子维护和保养
    2.文化
      2.1家文化
      2.2车协校园文化
      2.3奋斗吃苦精神及融入自然的文化
    3,骑行
      3.1体能(锻炼方法等)
      3.2骑行技术及骑行安全知识了解
      3.3骑行纪律及队伍管理
      3.4骑行故事
    4远征
      4.1远征认识
      4.2远征准备知识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以后有想法就补充,欢迎大家跟帖补充
2#
发表于 2010-3-25 15:15: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3-25 23:10:29 | 只看该作者
{:4_246:}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3-25 23:30:0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大一的会员对大二的老会员依赖性还很大。。。技术差距也非常明显~各位09届的同仁要加油了~{:4_261:}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3-26 11:52:4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车协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还没有为车协做什么,就因为种种原因不大参加车协活动了。
我希望每一个会员在慢慢不参加活动之后,能毫无遗憾的说,我很荣幸为这个协会做了一些事,而不是说,我在这个协会得到了什么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3-31 18:40:0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4-29 22:45:50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我承认我们09这批人成长还不够……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5-8 20:31:31 | 只看该作者
要不要: 2.4 积极深入社会,做精品社会实践的文化?
我词句可能不太贴切,就是做事有真正实际意义……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5-8 23:49: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盗我号了!?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2:2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谢伟伟 于 2010-5-24 12:27 编辑

前几天联合体训讨论传承记录
2010-5-22 晚 南新校区 情人坡 六校联合体训会议记录
主持人:张宇喆   

谢伟伟提出要走出车协人的视角、从社团角度看待车协
一、       
张宇喆诵读关于协会继承的重要性,开始进入讨论

张宇喆:上学期加入了四个协会,但只在科技创新协会与车协的活动得多。前者由于有团委的大力支持,而车协相对来说,公关因素较弱,那我们靠什么吸引会员呢?靠我们较正式的组织机构,严谨、细致的作风。

龚河卿:对比高中的社团与我们车协
高中的社团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纯粹去玩、放松的地方,而大学里的社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多了,并且车协里我们的接触不只限于骑车。如南新的同学们一起组织的晚自习、跑步、乒乓球赛等。
在家文化下,兄弟情谊与互帮互助鼓舞人。
爬坡的精神在生活中有利于克服惰性。

二、        张宇喆提出了我们车协究竟靠什么立足于社联的思考
许瑞雪:应该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来看。其他社团有的是靠团委、靠学校,而我们车协靠的是我们学生自己。

黎含容:补充瑞雪的意思。可以分两方面理解:一为老会员身上的人格魅力、奉献精神吸引新会员;二是在车协里担起这个协会工作的会员要有能力,把车协各部分协调组织好。
谢伟伟提到了向心力的问题:车协里人与人之间的坦率,彼此感动都愿意去奉献。希望这能成为一个个人发展与协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
家文化这些都是车协好的方面,还要看到车协在学校各社团中的位置,在学校里的影响力以及别人是怎样看待车协的。

刘国景:对比车协与爱协,校内都拥有许多会员,但我们车协在校内举办的活动并不多。原因在于爱协有支教这样的有广泛吸引力的公益性活动,我们做得好的东西(如车标),它们也有类似的的东西:胸卡,也深受大家喜爱。

三、        张宇喆强调从车协人的主观看法和学校社团的客观眼光来打量车协
许瑞雪:学校认为车协的最大弊端是安全;
对于想加入车协的人来说,买车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车子的价格使车协的门槛抬高了。

黄凤跃:车协里的消费较高。机械学院只有3个人加入车协,以为车协是贵族社团,这是一种误解,也说明车协的宣传不够。

孙文浩:车协在纳新的时候展示车技给人一种误导,以为车协是一个技术性社团。

田雨:买车确实是个麻烦事,但有了车之后就能六个校区的聚在一起,这是其它协会都做不到的,是其它社团所没有的优势。

四、        张宇喆从车协外部人的看法和与其它学校车协的横向比较来看待车协

谢伟伟:渤海大学自行车协会适合我们车协同一年成立的,它们的发展模式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团委非常支持,给他们配置地下车库,有美利达给他们赞助统一购车,根本不用考虑车子的问题。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我们纳新后刚开始拉练借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事情偶们的劣势。但从中体现出老会员的奉献精神,使新会员感动,对协会有感情,反而成为我们的优势。
团委只对远征比赛支持,因为这些都可以给学校带来荣誉,比赛的获奖、远征的媒体报道带来的社会效应。平时的活动则是对我们加以限制的,怕出事。
讲讲黑色五月的历史,07年张凯因车祸骨折无法远征;不久东新一会员骑车从老奶奶后面过去,把她给吓着了,老奶奶的家人要求赔偿,加上该同学父母也不同意,远征他也没有去成;08年五月也出了些小事故。我们许多人是外地的,父母本来也不放心。要是玩得太疯,影响学习,我们又该怎样去答复父母,怎么跟他们解释我们在车协了收获了什么。
说车协是贵族社团不如说是“贫”民社团,学生是基础。平时有些会员追求车子的零件配置升级造成攀比之风,给同学很专业的感觉。钢架不利于远征,但是如果有人用钢架会大受支持,这才真正体现了车协自我挑战的精神。
在校园内要举办的校内比赛,吸引协会外的同学参与。目前还做得很不够。下一届要努力去引进校园,让协会外的同学也能感受车协精神。

五、张宇喆:关于第二点,车协概况了解就大家自己去论坛看帖子,多方面去认识吧。第三点,车协内部传承,车方面的情况,请家驹说一下,如何把技术传承给下一届?
  
家驹:其实修车好比是爱情,要自己去参与的。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车子,技术员检车、修车时也可以多观察、学习,学到一些普及的知识。
还要重点培养有基础、有经验、勤观察、好学的技术员。平时大家也要多交流、反思,为什么有些毛病只有技术员可以弄好。自己对各部件的运行要了解,提高功能。可以上论坛“关于单车”版块的与修车有关的文章。有初级的,也有很专业的,但都通俗易懂。

张雨:像赵金鹏、家驹这样的技术员是可与而不可求的,一般人多看几遍就能学会,自己捣鼓着,补胎之类的人人都会,只是、调闸、变速、卸胎比较困难。

兰海东:可以做一个修车视频传授修车技术

张宇喆:没想到兰海东这么快就有了这么成熟的意见,只有平时去思考才能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来。我提议弄个修车手册之类的东西,人手一本。

六、张宇喆说文化传承更重要,家文化在一加入车协时老会员就开始提,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挖掘。
秦晓红:刚开始对在车协参与不多,下学期才开始活跃,学长们的责任心、奉献使我感动,去思考他们的关心、付出。

刘赛:加入车协本来是一种玩的心态,上学期我是多体训少拉练,下学期才开始多参加活动,从“玩”中走出,有为车协做事的想法,去承担任务。从完成任务中加深对协会的感情,忙而兴奋,转变为去奉献。

康家驹:大一时在车协由于兴趣而开心,大二时由于责任,即使痛苦也想参加。策划活动有时真的很头疼,有时带队带到腿抽筋,仍然要去做。车协的家文化就是我们会和车协里的兄弟姐妹们分享快乐与悲伤,在车协里没有功利性,去想为车协能做些什么让它更好。

张碧薇:大一是玩的心态,当时家乡没有人骑车,觉得骑车是件了不起的事,在协会里被照顾、被推,那种不落下每一个人的互帮互助精神使我受感动,和大家在一起就有安全感,有一次夜骑出了点状况回不去了,但跟大家在一起就不会害怕。自己宿舍的4个舍友在我的带动下加入车协,跟她们说骑行、说家文化就有老会员带新会员的感觉。生日那天特别想去爬雷达站,东老、西校的就和我一起去了,后来去南新自习收到大家祝福,很感动。

郝慧琳:当初加入车协动机不纯,是自己想办社团,为了学习。
建议多举行些与体力无关的活动,山大氛围保守,对与学习、理论有关的的社团很支持,因为可以在网站上宣传,因为安全问题,车协不被校团委支持,车协在山大就是个“悲剧”。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杨爽云:车协已有了六周年的文化,可以写一些车协故事、历史,讲讲创业的辛酸之类的。

许瑞雪:可以借鉴爱协、玩家剧社等的公益性活动,吸收对车协有用的地方。

七、关于远征
田雨:一是对外宣传的作用,二是自己的技能提升,三是感情的增进,个人之间的和对协会的感情。
许瑞雪:要注意对社会实践的侧重。
张碧薇:从中学到更多东西,对协会的感情,对个人的感情,
      社会实践以提高协会的影响。
谢伟伟:成立实践小组,想法很好,但实施困难,还有最好做事前有个程序性的东西去依据。
洪园:有专门的实践对像,比如敬老院、支教。
兰海东:反对。车协的中心仍应在骑行。
张碧薇:两条路线:一条做远征加实践,另一条不做实践。
许瑞雪:远征对学校的影响?

八、总结
张宇喆:很多人都喜欢用讲述的方式,可能只是个人的习惯,但是我觉得讲故事就是没有准备得很好,缺少平时的思考沉淀。

刘国景:有三点总结,以前就写好了的。
一是每次开会发言的人不多,基本也都是那几个人。大一不要怕丢人,你还不成熟说错了没有关系。
二是车协的发展还处于孩童阶段,像单丽娜所说的“等我老了车协还很年轻”,我们在车协可以改变写东西。可能它多年来才建立的东西,几个月时间就可以使它衰败,因此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是远征时路上要多夸赞一下别人,提意见重要,但是夸赞比只是提意见好。当年大家对老谭干前骑提意见,大家都说哪里哪里没做好,突然就有人说,作为前助他觉得老谭骑得很稳,做得挺好的了,大家就鼓掌了,因为之前没有谁想到要夸赞鼓励一下。

谭洁:
对今天讨论的总结:
现在车协每次活动都试着去做社会实践,走得更实在些,每次拉练要能确定一个主题,我们的骑行已经做得不错,传承得很好了,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走得更高,就得在实践上努力。
我们从远征实践到大活动的实践,到远征更有意义的实践,在一步步往前进,平时拉练我们可以做一些了解当地历史、摄影、家教、敬老等有实在意义的活动,在成型的基础上提升。
我们的实践是一个广义的性质,车协所说的“读社会书”,我们在骑车之有些写什么收获、提高,要一届届积累,自然能做出成绩来。
车协在学校团委老师那里口碑一直都很好,展涛校长曾经公开表扬我们有活力,也由于当时自行车协会在全国刚火起来。现在车协发展的局限性,从外部原因来看,自行车协会在全国的趋势也淡下去了,我们与校长级别的联系也少了,内部原因则是我们的安全问题。但我们远征通过媒体的视频报道,为学校带来荣誉。我们既不要轻视自己,我们具有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不能骄傲,不能没有纪律性。

对这几次联合体训的总结:
我们进行了四次,除了在体能上有提升之外,更希望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大家要总结好得失,大一的人才培养很重要,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同样是新会员,在认识上却存在差距,都要多学习、思考,多去论坛看旧帖子,历史文化学院板块中的东西,思考协会的传承问题。


好好利用论坛,不是把这个不要当做聊天的工具,看一些、发一些有意义的帖子。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7 22:21 , Processed in 0.114445 second(s), 7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