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感悟] 趁着年轻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2-20 20:5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王济深

哎~~~~
学文的表达能力就是不一样啊
三言两语就把我意思概括啦~~~
:onion18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20 20:4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小树


    :onion17 小树说得挺好的,第一就是别忘了加车协最初最简单的执着和快乐-骑车。放宽心态,不要想太多,年龄资历技术的差距都不该是我们无法一起骑车的阻碍。 第二就是关于自行车的各项技术活动可以在拉练和体训活动中慢慢渗透,就是小树说的每次拉练都可以确定一个关于自行车的相关主题什么的。 嗯。顶小树,就是这样。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2-20 20:18:50 | 只看该作者

RE: 趁着年轻

本帖最后由 小树 于 2011-12-20 20:29 编辑

回复 7# 兰海东

“自行车的魅力还是来自于最基本的骑行当中,有了骑行的快乐才会考虑下一步的东西。“

    ”娱乐无罪!相反我觉得娱乐的性质是社团最基本的一个立足点,你得让人觉得有意思,才能把人留下来,才能深入的去思考。反过来说,只有留下来的人,才有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和进一步思考的资格。“

我觉得,对于最普通的会员,你要给他最基本的乐趣。这个最基本的乐趣来自于何处呢?来自于我们为他们展示出来的一个广阔的单车世界,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来自于骑行的趣味,来自于挑战的快乐。”
非常赞同这些话~~~~
最近一直在考虑车协中自行车与协会的关系,车协是由自行车与协会组成的,在我心中,两者占着同样大的比重,起码现在是这样。
有时候觉得我们对于思考强调的过多了,对自行车强调的却不多。
我们留在车协,有些是因为喜欢骑车,有些是因为喜欢车协的家文化,有些或许激情满满想法连篇,有些或许只剩爱与责任在忙碌疲乏中坚持~~~~
现在想想当初加车协就是单纯的喜欢自行车,想了解自行车,加之前对家文化也一无所知,直到上论坛看到大家各种说,才有所了解,才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孩纸们~~~才感到车协里不只是车,还有协~
但是,当我看到很少参加活动的小会员与处于疲乏状态变懒了的老会员时,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
就像王昌盛在总结会上所说的,不要新会员来了,老会员就逐渐淡去了~~~
我所想的是,我们是一个社团,大家由于喜欢车而聚在一起,当初都是有激情热爱骑行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人,很简单,很单纯,出去骑车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就是想出去散散心,享受一下阳光,这是最基本的乐趣。我在想明年我大二了,还是会经常骑车出去逛逛,后年我大三了,也会抓紧一切时间与心情出去溜达溜达,再一年,我大四了,可能各种忙乱了,也还是依旧喜欢车车,出去没有理由,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束缚,时常回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然后,可能我毕业就业了,可能考研了,但心中对车车的热爱,对旅行对生活的热爱还是不会减少,还是会忙不忙的任性一回,出去玩玩,再后来,可能我结婚有小孩子了,生活琐碎不自由了,我想那时候我会给我闺女买个自行车,让她从小学骑车,等她长大,我们一块去骑车车
之前我在想,大学生活结束后,我能收获些什么
现在觉得无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维方式~~~~
想收获一种不被生活琐事束缚的勇气与一种能在生活琐碎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我觉得这些在车协完全可以学习的到
而很多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很多的载体,除了深思,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小小会员,提一些小小建议吧~~~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车车,所以对修车啥的很有欲望,所以希望可以多学习一点
个人觉得在文化周举办修车培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只是理论性的东西,而且时间地点很有限制(尤其是东老的哇~~~~为神马不在东老进行修车培训那)~~
可以放在我们平时的拉练中来嘛
当然,修车只是一方面
我们可以每次拉练都确定一个主题,到达目的地后可以组织大家开展那
比如,我们这周拉练去卧虎山,主题就是修车培训
到达后可以不要光忙着游山玩水啊,现场组织个修车培训也是很可行的嘛,有爆胎的车车也可以现场试验一下嘛
再比如,我们这周拉练去鹊山,主题是骑行技术交流会
到达之后,骑行经验比较丰富的孩纸可以现场教一下骑行技术的嘛,这样比在开会时理论传授有效果吧~~~发现技术不行的,可以现场拜师学艺的嘛~~~~
再比如,我们这周的主题是探讨社会实践,到达之后我们就可以开个小会交流一下,由有经验有想法的孩纸比如楼主多说点的嘛,就比如像我这样对社会实践没概念的人就可以学到好多相关知识,说不定还能为车协的社会实践想点主意啥的
蒽蒽,主要还是感觉我们的拉练有点单调,应该多放一些车协的特色在里面
不然我们除了交通方式不同,其余方面跟旅游协会没什么特大区别的嘛
好希望有一天,我们车协的每个人都可以以车协为自豪,不光是交了很多值得的朋友,收获了很多真挚的感情,也是因为我们在车协学到了很多技术知识之类的东西,感觉被充满的不只是自己的灵魂,还有大脑。
希望某天身边的人车子坏了的时候,立即就会想到我们车协的人,会说找***吧,他是车协的。而不仅是找***吧,他是车协实践部的部长~~~~
心仪说“自我不能舍,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了一切的意义”~~~我想等大一的激情渐渐退去,我们留在车协不只是要履行一种责任,更是因为自己的热爱,热爱车协这个家,也热爱骑车爱运动~~~我们是因为自我的热爱而留下,而不是因为留下去热爱。
"在我看来,思想的魅力永远站在最初的乐趣之上。最初的乐趣消失了,就不再有深入的思考了。"
很赞同这话啊~~~
要努力培养并保持对单车的喜爱,小会员老会员都一样,好害怕自己也会变懒啊~~~~
骑行是一种快乐,愿你我都能深深品味~~~

感觉自从高中选择了数理化,语言表达能力一路下滑,想了好多,表达的不是很有条理~~~
求懂得~~~:onion17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20 17: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雅雯

为何失望?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20 15: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0 15:34 编辑

回复 13# 吴倩文


    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组织的。也有过这方面的讨论

回复 15# 张旭
想做就去想去完善吧。给你几点参考一下吧:
首先是有个大体规划,毕竟你自己或者叫上人跑不过来。别到时候弄得太累或者因为工程量超乎想象的巨大不了了之。
可以叫人:
1.假期阶段或者平常有空跑过去当旅行顺路调查的或者发动一下每个地方的人。
但是前提是你要发动起大家来。而且让大家参与进来也能得到收获,而不是像大多数社会实践一样跑过去盖个章问点情况就回来了(当然了我们不需要盖章,只是举个例子)。
至于调查形式,毕竟你是这个专业的,你比我了解,一定要有效果,想想怎么达到目标
2.把这个想法融入到下学期车协拉练和社会实践中。
这个工程量就大的惊人了。毕竟这种社会实践是长期性的,短期内发现不了效果,而且拉练次数有限,等等。

前期规划需要大家的参与,很多人的讨论。所以真的想做一件事的话不光拉动大家参与到最后的做,首先要带动大家一起去想怎么做。

再次表示这个工程量大得难以想象。
但是我还想说:
一个月之前我们办济南高校自行车联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一个月之后,起码楼主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大胆去想吧,不去想去做就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当然了。如果你尝试之后发现之前的预期目标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也该选择改变一下思路了,可以先放低目标或者计划,一步一步来。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去想去做去尝试的过程。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2-20 09:45:25 | 只看该作者
恩恩,关于高中办车协的问题,我也思考过。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周末走进高中,当成一种社会实践,调查一下现代青少年对单车的看法,同时交流一下我们的看法,或许会有些收获。(我们可以以学习经验交流的方式走进高中,与高中生交流)
我觉得社会调查是必须的,而且我觉得暂时我们或许还没有能力把影响拓展到青岛,或许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济南做起。是不是也可以农村包围城市?从一些小县城开始,一步一步。不过话说是不是越小的地方对高考越重视?把高考与娱乐结合起来,这也是个问题。。。
关于微博,话说我曾经找过山大车协的微博,但是有点小失望。
至于联系媒体,我也有想过,以前的远征都没有媒体报道吗?我正在想一条明年的远征路线,想与媒体联系,扩大影响力。
恩恩,楼主加油哦~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08:1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旭 于 2011-12-20 08:21 编辑

我在这个讨论中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对山东自行车事业发展了解不够深,对车协发展了解不够深。我们每一个自行车团体和每一个热爱自行车的人都有很多事要做,仅仅在自行车方面就有做不完的事。而我提出的“高中办车协”和海东大哥和方骏的意见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更了解车协,更了解济南、山东自行车事业的发展现状,所以在纷纭的工作中可以发现什么是首先要做的,而这些由丰富经验支撑起来的分析力正是我欠缺的。还是要做调查,下学期我的目标就是跑跑山东的地级市,做做调查,至少把济南周边的地方都跑个遍,一是锻炼骑车的水平,二是可以了解山东自行车事业发展现状,相信等明年下学期,我的体会和收获会在路上不断的积累,在明年下学期结束前可以提出些更合适的建议或见解。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2-20 00:5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骏 于 2011-12-20 00:57 编辑

能看到这么多人在这儿分享自己的想法,真的真的很高兴而且很兴奋。因为看完以后觉得自己的思想又扩充了,满满当当的,很充实。

从最初说起,推广自行车,承担社会责任。很庆幸自己在刚进大学校园时就选择了与自行车为伴,如果没有的话我想我还是会在某一天与她联系上的。

如何推广?我比较赞同海东的协会本身发展观点。在中学办车协看到的是青少年,而大学则是青年人,年龄阶段不同而已,但都是社会的未来。大学办社团相对容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大学生还是很容易接受这种环保理念的。着重于办好高校的社团对于推广自行车是很有利的。扩大社团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力都是在进步。在高中办车协有上面种种阻碍,即使已经有了也是缺乏深层次理念的。放低要求。能事先接触当然肯定很好。楼主想的这么多都很好。我觉得是个侧重点的问题。侧重与高校的车协发展,中学车协为辅。能想办法把高校车协发展起来是关键,就像济南的其他高校车协。

宣传手段蔡蕾说的很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东西肯定是会被淹没的。以当代人最熟知的,最普遍的,甚至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方式搞宣传效果才会好。好多外媒其实对我们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果我们自己能把活动做好自然会有跟他们合作的机会。明年济南将会有公共自行车出现,这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曙光。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20 00:12:26 | 只看该作者
说起联盟,我们可不可以联合其他大学的车协,一起在泉城广场搞一个相对大型的自行车文化的宣传,到时候,联系媒体关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吧。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2-19 22:55:28 | 只看该作者
想法很好啊,这也给我们拓宽了思路,另辟蹊径。。高中社团有利有弊。我们社团的主流是长途骑行,时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心玩野了怎么办?高中的高考非常的重要,虽然现在都在说素质教育很重要,在车协也可以得到很多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升华,但是,一般山东高中找不出几所校长老师开明到让学生周末不在学校上自习而出去骑车的吧。
╮(╯▽╰)╭短途还行,不鼓励小孩子长途骑行啊啊~~
不过,将大学学术性的东西展现给小孩们还是挺不错的。想当初奥赛的时候看了一些大学课本觉得收获挺多,但是到了大学就看不进去了,只想着应付考试。中学学到的知识,是本钱啊。以前老觉得没用,学到用时方恨少啊。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2:45:3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像高中生展示、宣传骑行这样一种放松自己的形式。办车协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修车。这是惠及学生的活动,向他们普及一些自行车的知识,比如说骑行姿势啊,变速技巧啊;
2.文化展,这个可以跟修车结合起来,一方面作展示,一方面在展板或者舞台旁边搞个小地方修车,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3.结合当地成熟的车协举办小活动。我的家乡是淄博博山,这个地方不大,经济上在山东也不靠前,但是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美利达和捷安特专卖店,他们有时间就会去骑车爬山,长假的时候也会组织大活动,我们可以联合他们搞些活动什么的。
4.我的想法,就是一切的活动以“每个会员负责自己的家乡”为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先搞大范围调查(调查包括当地高中和当地自行车组织),然后统一收集数据,分析整合,各个地方结合实际实行不同的方式;也可以先在某些地方展开试点,然后逐步扩大活动开展范围,这也是保证活动可行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19 22:31:3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在高中办车协有一定的难度,
在济南青岛这种大城市还可能实现
但是在一般的三线四线城市,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首先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的问题,高考一考定终身没法改变
学生不可能拿出大把的时间来骑车
但是我也感觉想法不错,现在山东都素质教育了,努力努力也许能够实现

还有关于实践性社团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次,昨天高校联盟开完会后
对其他学校的车协有了一点了解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了
济南的高校中,有的学校的车协就是比较小众化的协会,几乎是以纯粹的竞技和骑行为目的的
虽然他们的装备比我们好,他们有的也去过很多很多地方
但我还是感觉,他们的理念不如我们
车协提出的实践性社团的观点很好
作为大学生,我们就应该负起大学生的责任
立足于社会,回报社会
还有,我觉得车协可以借助更多的媒体的作用这样也许比我们单纯的做些什么宣传更好一点
特别是成立了联盟之后
我们代表的是济南市的大学生群体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
如果宣传的得当,影响力是十分可观的
反正我们还年轻
有想法就应该去多多尝试一下
加油~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2:28: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大一上半学期的一个收获就是: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个策划的时候,首先就要做些社会调查,了解我们的策划对象的现状。比如说:通过海东大哥和旺旺的经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即使在山东本省,各个高中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反映出社会调查的必要性。先初步了解目前高中的课业现状和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这对于我们这个“高中办车协”活动的可操作性是有很实际的参考价值。
    这个调查活动可以由感兴趣的会员在这个寒假回自己的高中做些初步的调查,也不需要很专业的调查手法。具体的调查思路和调查内容我以后在策划书中写出来吧。调查不仅仅限于山东省,也不仅仅限于自行车社团活动。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19 16:5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19 17:38 编辑

回复 3# 张旭


    高中生不是傻子,也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是需要“解救”的,我们也没那个本事去普度众生,阿弥陀佛。。。。不过你这个想法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啊

    我们没办法在高中直接办车协,但是我们可以帮助现在已经存在的车协更好地发展。这可以包括假期联合实践活动、比赛、联合拉练等等来实现。你的一个理念非常好,就是不能给他们强加价值观。如果我们对于他们是一个传教士的心态,那这事儿立马就不靠谱了。比如说对方是玩车的,我们去了却一味地要求他们做社会实践,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尊重,很重要

---------------------------->>

那么我们还能帮上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是单车,如果我们能把大学生活,尤其是学术方面完整地展现给他们,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的专业是信息安全,隶属于数学学院,早几年的几个信安的学长曾一起办了一个论坛,叫做数缘社区。这是个很专业的密码学论坛,我在上面受益匪浅。在数缘社区看帖以及和老师的交流让我对发展方向想了很多。这学期我们开始真正地从密码学入门了,为了精确,我放弃了中译本,直接下载了原版教材印出来,很努力地看了一个学期。事实证明,这是我这学期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学校印发的教材错漏百出,而我看的那本教材的中译本很多地方用中文描述很蹩脚,英文版的教材也让我之后阅读文献的时候毫无陌生感。回想高中的时候如果有个数学系的学长告诉我数学分析才是真正的微积分课程,最经典的教材是菲赫金哥尔茨和Rudin写的,国内北大张筑生的数学分析新讲很棒,有本牛上天的习题集叫做吉米多维奇,我也就不至于当年啃了半天的高数还不知所云了。

说这么一段话有一个目的:单车可以是一个载体,因单车的缘故,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于是我们可以做出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未必只是要局限在单车上的。就好比微软开发了一个风靡全球的windows平台,但是微软做的东西未必局限在平台内部的底层。平台上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应用才是微软的立身根本!windows十几年金身不败,不是这个系统有多好,而是office和一些windows only的工程软件把大家都绑住了。微软狡猾的地方在于office的好用程度堪称世界第一,于是一切关于windows的抱怨都被否决了。类似的靠平台应用捆绑真正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还有苹果、Amazon等等等等,平台不见得有多么优秀,但是应用都是最棒的。而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把自行车当成平台,而不是应用。那么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发展这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开发出大家都需要的应用!如果在发展协会上感到困惑,不妨把视野投向自行车以外的区域。

继续想,your ideas are great!

-------------------------

说到platform,岔个题,对IT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http://coolshell.cn/articles/5701.html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19 16:4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19 16:44 编辑

回复 5# 夏天的记忆


    你见过的高中太少了,我的高中——青岛二中,已经有了单车社了。不过里面一群玩攀爬的,哈哈。

    二中的社团很多很多,我当年就是军事社的一个副社长,主管空军+装备技术,当年三个社长一起把一个小众社团做成星级社团,高二的时候每周末一起碰头做项目做海报申请场地,想想真是愉快的时光。

    骑车、玩车的人很多,兼容并包很重要。其实只是出去玩玩,也挺好的。自行车的魅力还是来自于最基本的骑行当中,有了骑行的快乐才会考虑下一步的东西。所以在高中稍微玩玩,玩累了的时候几个人凑一起能想点东西做点东西,也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出去娱乐没有过错,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多好!娱乐无罪!相反我觉得娱乐的性质是社团最基本的一个立足点,你得让人觉得有意思,才能把人留下来,才能深入的去思考。反过来说,只有留下来的人,才有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和进一步思考的资格。军事社当年第一次活动来了30多人,最后一次活动还有30多人,很稳定。因为我们讨论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看到很多有深度的东西。我们当时讨论了最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仔细扒了整个二战历史,纵览全部的特战队伍、装备,而且还做了一次模拟战役,结果非常有趣。对于一个高中社团来讲,这已经很棒了。

我觉得,对于最普通的会员,你要给他最基本的乐趣。这个最基本的乐趣来自于何处呢?来自于我们为他们展示出来的一个广阔的单车世界,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来自于骑行的趣味,来自于挑战的快乐。不能给他们最基本的骑行乐趣而强求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就好像你奔着军事加入我们的军事社,想看到有趣的武器的结构、想听神奇的攻伐谋略,想看精妙的战术策划,可我们的活动却是一味地研修党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活动的开展也要丰富多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看来,思想的魅力永远站在最初的乐趣之上。最初的乐趣消失了,就不再有深入的思考了。还是那句话,把基本的协会活动搞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更深的来自于单车的乐趣,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4 21:22 , Processed in 0.174479 second(s), 10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