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4|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有感于斯] 【爽】2014冬训结束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3 23:4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欧钊辉 于 2015-1-4 16:53 编辑

    这里的爽,当然不是因为2014年年度冬训结束了,而是指冬训的过程太“爽”了。
    三周六次训练,转眼即过。
    三个晚上的十一趟怪坡,零下几度,却爬得浑身湿透、头顶冒烟,爽!
    第一周周末四趟雷达站,下坡时一直在巴望着上坡可以出点汗暖和暖和,爽!
    第二周周末刷黄河大堤,连续30公里基本在30公里时速的机械运动,人生新体验,爽!
    第三周周末黄巢往返,下坡时40多公里时速踏频跟不上,690仅有的3*7档远远不够用,爽!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把骑行发展为一项运动。
    以前的想法是:自行车是一种交通工具,连接着家和学校;骑车是一种旅行方式,坐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刚好,能够仔细地看遍沿途的风景。一上车,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和打开互联网一样的感觉。
    但在冬训之后,我对骑行有了全新的看法,这是一项刺激的运动,和田径无异。
    有人喜欢打篮球、有人喜欢打斯诺克、有人喜欢长跑,喜欢是不需要多少理由的,只需要在玩的时候,觉得爽,觉得过瘾,就足够了。于骑行,即是如此。
    骑行似乎是一项很安全的运动,不用双方肉搏身体接触,没有像打篮球那么多容易受伤的动作;骑行似乎又是一项很危险的游戏,高速运动中一摔下来结果不堪设想,环法几乎每年都出现连环摔车事故,而且不能及时给脚解锁无疑又增加了危险度。再者,路况好坏也严重影响着车手,不时听到青藏线有骑者坠崖身亡的新闻。


    但,还是有那么多人深爱着这项运动,比如车队里的每一位成员。


    尼玛哥说,冬训主要看大家是否热爱单车运动,或者激发出热爱的潜能。如果冬训过后依旧热爱,那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去进车队

    王然学长说,瘋狂的騎,選擇各種各樣有挑戰性的路線: 長距離公路巡航,山地XC。

檔你騎的足夠多了之後,你再好好問問自己,“我喜歡騎車麼?”

but all in all , You have to ask yourself: Do I really like it ?



    这些,都让我想到了很多。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自行车感兴趣。九几年骑上了第一辆自行车,四个轮子的。后来学会了点,两边的轮子拆掉了一个,留一个作脚撑。二年级时有了平头的大自行车,开始还没有养成刹车的条件反射,冲得快快时跳下车来停车,结果被车子拖了好几米,膝盖都是血。
    小学离家十几公里,没有试过骑车去。初中离家很近,于是有了天天骑车的机会。新买了一辆没有防震的高头飞鸽,江边的碎石路,飞速骑过颠簸得尤其刺激,路上的石子从不固定,下一次雨路就变化一次,每一次骑都感觉很新鲜。而且每骑一趟都是计时的,三公里的路程由原来的十几分钟缩短到了九分半,每一次破纪录都要兴奋好几天。
    有时会故意绕远路,总之就是不喜欢老是走同一条路回家,一般是早上这条路去,晚上那条路回。
    高中离家五公里,不是很远,可是高一骑了一年后就改成一周回家两次了,市区的灰尘、汽车废气、堵车现象让骑车失去了快感。骑车真的什么状况都有,经常换内外胎,换辐条还有其他的零件,修车的钱绝对超过了买车的钱。有一次回家,路很颠簸,骑着骑着,车头断了,还好赶紧跳车没摔着。四年换了三辆车,两辆骑废了,一辆被偷了。
    高二下学期班上有同学骑车去另一个城市玩,于是我也借了一辆山地车跟着去。第一次接触神圣的山地车,当时只知道轮胎有大小,一般都是26寸的,并不知道车架也有大小。去的时候骑着就觉得车子很小,坐管都拔起到极限了,脚还是弯着非常难受。回来时试骑同学的ATX660终于能伸直脚了。他说他的660是18寸车架的,借的车是很久以前买的16寸架子的。恍然大悟!
    跑完这一趟,突然的就有了买车的念头,要是自己有一辆山地车,周周出去浪该多好!
    说干就干,买就买。本来想买一辆三四百块的杂牌山地车,但考虑到生命安全还是选择了买品牌车,而且听说一辆结实的品牌山地车可以骑个十年八年的,多划算。至于品牌无非就是捷安特和美利达,不过这压根就不需要考虑,在我那个小城市很少车店,没有美利达,正巧高中附近一条江的小岛上就有一家捷安特店,而且在小城市似乎规定只能有一家捷安特店(轻易地垄断了山地车市场,老板太会做生意了)。在大家眼里,超过300块的自行车已经很令人惊讶了,可是捷安特的660却要1398!但还是果断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外加贷款,准备出手。意想不到的是660只有草绿、浅灰、纯白三种颜色,都不合心意。于是就加100买蓝色的670吧,谁知20寸车架的670居然要订做,难道全中国就没有现成的吗?我隔几天就去问一下老板订做得怎样了,最后他说昆山那边要凑够一批20寸的架子才可以开工做。哇!这样岂不是遥遥无期,我怎么知道全中国会有多少人现在想买20寸的670!!后来他又说隔壁城市有一辆20寸的红色690,再加200而已,几天后就能调到这里。确实是求车心切,我马上答应了。折腾了一个多月,属于自己的山地车终于在2013年4月3日到手了,尽管送的东西不多,车尾灯的电池还是用那1700块找回的两块钱买的,但当时的兴奋实在是难以描述。自此开始了我的山地车之旅。
    后来逛其他城市时,竟然发现茂名信宜的捷安特店里有不少20寸车架的670,而且颜色很全。
    说着说着,好像离题太远了。。



    相比于现在,以前的骑行经历都不值一提了,刚买车时半年内骑了一千多近两千公里,但都是休闲骑行,主要是为了旅游看风景,没有接触过任何自行车比赛。只知道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环法比赛,还有中国也挺隆重的环青海湖赛,都是公路车的。不知道北大每年会举行备受重视的全国高校山地车赛,不知道包来回火车票和宾馆住宿以及伙食的神农架车赛,不知道环浙江赛……
    无论什么领域,越是深入了解,遇到的问题就越多。现在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冬训中赤裸裸地显示出与学长们的差距,30公里巡航相差了10分钟。未来的日子里,必须努力赶上他们。


    冬训队的选拔是爬三个坡,我都去了,可能是被比赛吸引了,可能是因为之前黄巢爬坡比赛只拿了第十名很不甘心,可能是想挑战下自己的极限。三次的成绩都是夹在中间,当时觉得无望了,不过最后还是勉强通过了选拔,如愿地进了冬训队。
    大冬天地迎风骑行,绝对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很怕冷的人,在广东冬天也基本不骑车,但在济南,我却毫不犹豫地出去了。济南的空气太干燥了,容易导致鼻粘膜出血。每次出去鼻子都不舒服,总感觉鼻子很塞,还好戴了防风镜,不然吹出了眼泪,那就变成痛哭流涕的感觉了。假如没有冬训,可能这个冬天就没有什么体育活动了,就没有那么勤快地洗澡了。用学长的话说,怎能浪费了这大好的冬天呢。


    不管怎样,还是很庆幸参加了冬训,遇到了这么一群爱骑行有体力的人。
    经过那么多天的相处相互之间也逐渐养成了默契,学会了担当。大家争着轮流破风,而在后面骑的时候又自觉与前车保持20厘米的近距离,专注地任由破风者指挥,这需要多大的信任才能做到呀。
    最刺激的就是大家不停地拉速度、拉极限,破风者总是勇敢地拼了命地骑,后面的自然不甘示弱拼了命地追。训练相当于比赛,怎么能输呢!
    想想冬训的确很累,但都是劳累并快乐着。
    在一起奋斗过的都是战友,中老软的战友们,明年,不,下学期再战!




    2014年冬训,怎一个“爽”字了得!












2#
发表于 2015-1-4 09:2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浩然 于 2015-1-4 09:28 编辑

很开心又有人喜欢上了自行车竞技
我们要知道的是,自行车这项运动是一项关于坚韧忍耐痛苦的运动,你的功率有多大,爬坡或巡航的速度有多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忍你收多少痛苦,可能训练时你的腰在痛,大腿难受的不行,抽经抽个不停等等等等。但是我们需要学着感受这些痛苦,习惯这种感觉。每当汗水打湿衣服,爬坡豆大的汗珠一滴滴滴在把横上,但是自己在一点点的提高,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远比过程中的痛苦大得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ENDURANCE!  POWER!  FORCE !
希望你对单车的热爱能化为你继续前进的动力,并保持下去


ps 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是时候收心学习了诶嘿嘿~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然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15-1-4 09:38:46 | 只看该作者
這麼狂熱! 受虐的心里,我大一的時候也一樣一樣的。哈哈。
不用那麼着急,自行車運動壽命很長的。慢慢來,你會變成一名合格的車手的。
看到你們複習啦,該輪到我好好冬訓啦~哈哈。來年的時候咱們好好較量一下!

点评

期待来年和然哥较量!  发表于 2015-1-5 20:09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4 09:57: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冬训真的好棒!怪坡,雷达站,黄河大堤,黄巢。越来越喜欢骑行在路上的感觉。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4 10:5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秦岭 于 2015-1-4 10:58 编辑

大一的时候我冬训完,还没这么狂热啊,哈哈,只是经过第一场的比赛就喜欢的不行不行的,当你超过一个人的时候,即便在累在骑不动,但就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念,仍然拼了命去踩脚踏。 以后的以后我们每个周末那是附近的比赛都会去看看那,以赛代练啊。路上有事各种好玩有趣的事。每次比赛又是各种清账绝不会在下次比赛前有什么账没有清,基本上每次比赛奖品路费是足够的啦。当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又是另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啊。比赛时不要想太多,喜欢享受,当赛完。几个好友一块聊天顺便看下成绩,好不好另说。
不过在竞技部里千万不要自傲的啊,今天你爬坡比他快但平路那?也可能是他今天状态不好,也许下次就不一定了那。骑车快体力好没什么的。在车协里那么多的厉害的小伙伴,可能他体力不如你,但他肯定有一方面是你不能超越的。我们不仅要骑车要好,还要学习好,可不能因为玩车耽误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学习到些东西,不能傻傻的就知道骑车哦。
哈哈,期待有一天我们大家一起为车协而战,加油!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4 11:22:56 | 只看该作者
你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神给我个机会一直做你们背后的酱油团吧。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01:45 | 只看该作者
马浩然 发表于 2015-1-4 09:26
很开心又有人喜欢上了自行车竞技
我们要知道的是,自行车这项运动是一项关于坚韧忍耐痛苦的运动, ...

嗯,说得太对了。骑车抽筋有时忍耐一下就自然恢复了。一起好好复习,打倒期末!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03:01 | 只看该作者
张颖 发表于 2015-1-4 11:22
你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神给我个机会一直做你们背后的酱油团吧。

机会一直都在好不好,如果你每次都跟着来打酱油的话,到时进步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点评

以后还有机会啦  发表于 2015-1-4 15:09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03:50 | 只看该作者
张颖 发表于 2015-1-4 11:22
你们都是我心目中的神给我个机会一直做你们背后的酱油团吧。

PS:你的头像亮瞎我眼了,看得我又汹涌澎湃啦。。。

点评

不是和我的一样么  发表于 2015-1-4 22:19
去刷雷达站  发表于 2015-1-4 15:09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05:28 | 只看该作者
秦岭 发表于 2015-1-4 10:52
大一的时候我冬训完,还没这么狂热啊,哈哈,只是经过第一场的比赛就喜欢的不行不行的,当你超过一 ...

OK,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骑车。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07:22 | 只看该作者
王然 发表于 2015-1-4 09:38
這麼狂熱! 受虐的心里,我大一的時候也一樣一樣的。哈哈。
不用那麼着急,自行車運動壽命很長的 ...

喔,那麼快考完試了?我還是好好複習吧,有機會見。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4 21:47:4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休养,准备复习,开春再战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23:21:27 | 只看该作者
欧钊辉 发表于 2015-1-4 14:03
PS:你的头像亮瞎我眼了,看得我又汹涌澎湃啦。。。

@李逸箫 真的耶,之前没仔细看,你们这么吓人的情侣头像真的好吗。。。

点评

你不要说话。。。。  发表于 2015-1-4 23:24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5 08:38:10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男神嗳~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5 11:30:02 | 只看该作者
你快成男神了,果然尼玛哥哥说的对辉哥,你一旦成为男神记得给小弟指点一二

点评

你除外  发表于 2015-1-8 17:57
不不不,南新汉子都是男神  发表于 2015-1-7 19:38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14 11:37 , Processed in 0.118214 second(s), 9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