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唐蕊 于 2018-3-5 08:59 编辑
在家一个寒假,开学了,明天就上课了,几天前就想写点东西了,只是一直拖着,最后总是以睡觉终止…… 这次来济南还比较早,好友想来济南玩两天,然后顺道回北京,因时间不是很充足,就陪着她逛了逛平时常去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逛,或许赏的主要不是景,而是两个人一起走在路上的感觉,可以畅所欲言,亦或者就慢慢的逛,不用说话也不会觉着无聊。就像好友一直感叹的,要是你们都来北京就好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却只能自己一个人走,未免遗憾。说起来,很多时候,除了和要好之人,不然还是喜欢一个人溜达,不一定得有个目的地,随意走随意停,其实很自在。说到这,脑海里又回荡起《福建如你》这首歌,估计马上就居听歌排行第一位了,很喜欢。 在送好友去车站的路上,她一直念叨着不想走,不想走,莫名好玩又好笑。不过,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送人离开,归往远方,却没有太多不舍,或许是想到来日方长吧,不急。把人安全送上车之后,一放松下来,便觉困倦不堪,长途火车和两天的晃荡,也还挺累。坐公交回学校的途中,就挺迷糊,结果没注意就提前一站下了车,抬头一看就有些懵,哭笑不得,幸好不远,慢慢悠回了宿舍。(说起来,做错站的经历还挺多,总犯迷糊。苦笑.jpg)本来还想着收拾完宿舍早点休息,结果因为点事,不得已只能熬夜到了三点,困…… 十五早上,牙疼了就去医院看牙,长了颗智齿,开了点消炎药,医生让过两天去拔。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还以为不会长智齿了……下午在宿舍窝着,三点左右睡了个午觉,晚上出去吃了个饭,然后在百花洲大明湖逛了逛,风很大,但吹着挺舒服。记得在家里,把正月十五当小年,一般就是吃碗汤圆,小年就算过了,没想到来这发现,大家都挺注重十五,节日气息挺浓厚。相约花灯,外出游玩的人也很多,看来还是我孤陋寡闻了。 昨天算是窝在宿舍一天了,把寒假时论坛上该做的全部弄完,真是拖延……我爸妈就老是说我做事情慢,就不能赶紧上手然后速战速决,喜欢拖着,有些事到最后估计都不能完成。以前还会拿时间充足故不急来自我安慰,现在细细想来,根本就是拖延症+懒癌晚期,得慢慢改,尽量把效率提起来,往“今日事今日毕”发展,不然得废,心累。 晚上和亚卓学姐国恩学长他们骑车去了百花洲,温度正好,风吹着,凉凉的,很舒服。亚卓学姐变淑女了,拿鲜花饼给她吃都不像以前那样饥渴了?好像是,记得和她说了几遍“才过了一个寒假,你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亚卓学姐了……”挺好玩的,哈哈。 前天一友人推荐了《三块广告牌》,他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挺高,让我去看看,恰今天没事,就去看了。电影挺不错的,配乐也好听,在看的过程中总会和一些现实以及其他电影关联起来:失去女儿的母亲,压抑,痛苦,却也坚强,果决,面貌苍老消瘦,但仍有力量,让我想到了江歌事件中的江歌妈妈,经历何其相似,姿态亦然。当时仔细了解这个事件时就看了许多相关视频,最深的感悟便是这位妈妈的坚强与理智,以及一种深深的沧桑无力和绝望,令人心酸;母亲和儿子的争执,让我想到《房间》里被解救出来的女儿与妈妈的争吵,过去的伤痕太重,一人抓的太紧同样伤害了身边之人,伤口结不了疤,便一直流着殷红的鲜血,刺痛着;走不出来的伤痛,无法自我原谅,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里因自己的失误造成两个女儿困于火海中葬身的主人公,哪里能看见笑容,就像困兽,走不出来,也在自我折磨……这部电影属于犯罪/喜剧类型,有些地方看似好笑,可是感觉却难以笑出来,更像是一种荒诞,电影中的台词有大量粗口,且都具有潜台词,令人深思。其中一直在慢慢刻画各样的人性阴暗,暴力,偏见,刻薄,偏激,言语上的攻击更像刺刀,一扎心上便是黑洞洞的伤口。恶,另一面便是善,慢慢的又反转出些许人性的爱和正义,受过伤的人可以不计过往伤害,遵从本心之善,一句安慰,一杯橙汁,一种努力,也是美的。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电影的结尾,在那位母亲和早已不是警察并受巨大打击伤害却有所改变的“警察”踏上追寻一个不是最终凶手的强奸犯时,当二人想到是否真的确定要杀了那个混蛋时,二人都道:“在路上想吧”,我在想该以怎样的结局来收尾时,电影便结束了,意想不到,却也只能说,这种方式,绝妙,留白的结尾没有答案,何解,留给诸位看官自行决断。借新浪娱乐的一段评语来总结这部电影: “影片导演马丁·麦克唐纳作为西方戏剧圈中直面戏剧的代表,不规避暴力和血浆本身,而选择用荒诞的手法直接刻画愤怒、暴力、偏见等人性黑暗的部分,台词中带着大量粗口,借恶的边缘来刻画恶,借暴力本身反暴力,借犯罪类型反犯罪类型。把幽默、荒诞、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糅合在一起,打造出这个全程不断反转,充满戏剧张力又引发观众深思的黑色幽默电影。在观看过程中,必须集中精神,因为每一句台词都有着潜台词,每一段幽默背后都有着双重含义。导演擅长的运用,包括隐喻、文化符号、俚语、双关、尴尬情境、滑稽情景等等,为角色们打造合适的五花八门的设定,以丰富人物身上的戏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