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趁着年轻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18 23:12
标题: 趁着年轻
本帖最后由 张旭 于 2011-12-18 23:29 编辑

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机会做了。
             有些事我们不做,就没有人去做了。

    “山东高校自行车联盟年终总结会”今天在山大南新区召开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山大开,要在这个校区开,但是我们很幸运这一点是确凿的。
    山大车协搞了快八年了,这次看见了不少已经毕业的车协前辈和还在读书的其他大学的牛人。老大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的心感动了好久:“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机会做了;有些事我们不做,就没人去做了。”当时感觉肩上是厚重的责任。当时我们一帮人聚集在一个大教室里,这都是一群热爱骑车的人。看到一万多的车子,我们没有鄙夷,只是围着车一点点观摩欣赏;听到有人每天骑车爬坡,我们没有鄙夷,只是心里暗下决心自己也要练就超凡的体力;听说骑车去西藏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没有鄙夷,只是每个人心里都再一次给自己鼓劲。美利达泉广店总经理问了一句:“有没有人计划去西藏?”,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这个时候是教室里沉寂的,但每个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我们不会觉得戴头盔上街骑车是为了炫耀,我们也不会认为那些汽车晨练的人是神经病,我们有共同的信仰,我们彼此信任。
    但是我们在享受自行车骑行乐趣的时候,心里也有一种隐隐的痛楚,我们缺少理解。街上的人不会理解我们的信仰,甚至家里人,都不太赞同我们傻傻的执着,这样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出行方式要想能够再更广大的群众中和更遥远的未来中流传开来的话,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如果我们不努力,没有谁会做这些事了。”
    如果一个人在骑行中享受到持久的快乐,那么他一定是爱上了骑行;如果他在这种骑行中时时刻刻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那么他一定把自行车当作自己的事业了。
    青年人有的是时间和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挥霍时间、挥霍精力,相反,这正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优势条件。
    如果有人以为我们仅仅有一腔热情的话,那么我坚信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会让他们渐渐改变自己的看法。我们会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梦想。很遥远,但并不是没有路。
    少看多想,少说多做,趁着年轻。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19 00:06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19 00:12 编辑

趁着年轻,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得很漂亮。比如,骑车。

骑车可以去拉萨,可以晨练,可以穿梭街头巷尾,可以带给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感动,来自于风景,来自于车,来自于骑车的人,来自于车协里的付出、责任、关怀。

选择骑车、选择车协,这真的是很不错的事情。
但是,年轻的时候,还有更多的选择,So every choice is just a waste of opptunity.
人在大学,是人生中第一次面临如此之多的信息如此之多的资源以及如此之好的学术环境,可惜的是很难利用充分,这就是挑战。

骑车很好,但是把自行车当成自己的事业却是个重大的决定。感到责任、敢于担当责任、乐于付出,这是成长,great。不过懂得不是每一份责任都要去担当、懂得取舍这是才进一步的成长。我痛恨没完没了的患得患失,但是我很欣赏做决定之前能做出充分考虑的人,这些人里包括每一位我所熟识的车协会长。车协的会长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要平衡学术和协会事务的时间就是个难事儿,而要想做的杰出就更不容易。CASDU从初创至今积攒了很多人的心血,协会发展的思路也是一代代反复考虑多方博弈的结果。只有这样,协会才能正常地运行下去。

所以,在付出之前,不妨花点时间多想想。如果想好了,那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吧!

-----------------------------------------------分割,分割一下---------------------------------------------

刚才说到协会发展的思路。这是个很难说清楚地话题。
“我们作为大学生,国家和社会付出了那么多的资源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有回馈社会的责任。”这也是老大对我说的,大约是这个意思。这话让我琢磨了很久,心里也惭愧了很久。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为什么是社会实践!这几个字眼包含了太多的意义。首先,推广自行车运动,倡导绿色交通是车协的社会责任第一,但是这个实践如若亲身参与策划才会知道个中滋味。宣传手段的匮乏、推广的无力、外人不理解、见惯以后的麻木,这三个问题点住了死穴让宣传基本上是无效的。只有尽力扩大协会的规模,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做到更大的覆盖面的同时还要保证会员能领会到自行车的魅力,这才是我们的真正使命。可能埋在日常琐事里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但是随着大家一个一个地加入车协,随着车协历史会员指数级地增加,我们的的确确是在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个社会实践,虽然觉察到的人很少。

总而言之,踏踏实实地做好协会的本分,那就是我们最大的社会责任!

言归正传,说说规模带来的问题。协会的规模很重要。扩大规模本身就是履行我们的一个社会责任。但是过于膨胀的一个协会会给这个协会的组织带来极大的压力。早些年我们出去拉练,二十几人的队伍就算不少了。而现如今,动辄60余人甚至上百人的大队,怎么带?怎么让所有人都体会到单车的魅力?怎么保证充分的交流?截至目前,这还是无解的,或者说,是大家都在求解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比较可行的一个方案是拆成多个拉练进行,但是问题是有经验的人不够多。协会的组织所能承载的人数似乎就此为止了,或者说我们现在是超载的状态。除非有更多的人可以出来带队。我曾经建议拉练卡人数,不过真的要卡的时候,谁也下不了手。

以上是说协会本身发展的义务,在自行车本身上的社会责任我认为等价于发展好协会活动,其他现有的关于单车的社会实践其实都是还是作秀的成分多一些。但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曾经我们做得不够漂亮,但是我们的确在一年一年地进步。这两季远征都是支教,做的可以算是很踏实。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还和那些孩子保持着联系。我们甚至可能一辈子和他们保持联系。这是非常好的社会实践。建立起一种社会关系,从而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很棒。但是我们的日常活动,主要是指小长假里的拉练,还做不了很好的社会实践。拘束和牵绊很多。下一步怎么走,就看你们了。

加油!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19 09:10
关于怎样宣传自行车文化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想了好久。其实不仅仅是自行车文化的宣传,涉及到任何新鲜事物在社会当中的宣传都会遇到你上述那三点问题,我在这里再重复一下。“宣传手段的匮乏、推广的无力、外人不理解、见惯以后的麻木”,我想提出我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易接受的人群下手——青少年。这也是我在我学习的社会学专业中最关注的一个群体。
理论依据
这个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外界新鲜事物接触较多而且接收较快,没有很大的传统束缚力。我就在想一点,我们搞文化、做宣传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更美好么?青年、青少年以及那些更小的孩子们,将来都是要接管这个世界的。那么改变或者促进他们形成先进的思想,对包括自行车文化宣传在内的任何积极思想都是很有益处的。青少年、青年正处在人格急剧养成的年龄阶段,这个时候的积极方面的人格培养必不可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时间段,以求对他们有所影响。
方法思路:
1.我们在影响或者与他们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与他们之间毕竟有年龄差距,价值观也不近相同,所以要尽量克服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探索出一条让他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新思想传播道路。
2.交流的过程中也要深刻考虑到高中生或者初中生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他们课业负担可能会比较重,但是往往这个时候的思想最需要透气,我们怎么在课余时间让他们感受一些新思想的魅力,这也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3.我们在影响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样一点:不可以强加任何价值观给他们,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压抑的大环境中体验到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的魅力(当然,这个境界对于初中生可能过高了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出善于发表独立意见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就要把他们从压迫的环境中解救出来,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让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的兴趣爱好,而我们的工作也就必须止步于这个深度,之后我们可以在他们追寻们想的过程中给予帮助,但如果让我们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认识过多的影响了他们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幸的,那就剥夺了他们感受美丽世界的权利,那就污染了他们的眼睛和心灵。
4.我们要注重双向的交流,年轻人有的是活跃的思想和干劲,虽然难免幼稚,但是对于他们个人来说都是成长的经历,都是通往成熟的道路,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宝贵的;而且有些新思想对于整个骑行圈子的发展也可能是新活力的注入。所以我们要保护他们的新思想,这正是我第三点提到的核心内容,我们不是要培养出一批替我们干事、帮我们做宣传的奴才,而是同样一批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并愿意为这事业付出心血的人。
具体实践方法(重头戏):之所以说重头戏,并不是说上面那些论述都是不重要的,而是说,相比于上述那些思想论述来说,具体的一些实践方法,会使中心思想更加直观,更加有生命力。而且重要的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上述那些理论陈述做修正,使它尽量保持持久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对于具体的实践方法,我想的不多,只有区区一个想法,但是是重头戏。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在高中办车协”
这是我蓄谋已久的想法了,哈哈。我觉得自行车协会的先进文化要想传承的更深,就不能仅仅从大学开始这方面的宣传了。可以把车协办到高中去,这样,高中车协的孩子们就可以在升入大学后继续接触自行车文化,而高中的基础也会使他们的衔接更加顺畅。这是个比较大的思路,我准备在寒假放假前做出策划书来,然后新老会员一起讨论,看有没有实施的价值。我不在这里发表任何的具体思路,大家可以尽情讨论,这样对大家在没有限制的条件下可能会提出更有价值的见解。
另外,海东大哥,能不能跟管理员说说把这个帖子放到比较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的方法,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去高中办车协”这个话题中来。
作者: neck    时间: 2011-12-19 09:50
本帖最后由 neck 于 2011-12-19 15:11 编辑

看到你们,感觉论坛又活了。

加油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19 11:44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19 12:17 编辑

很欣慰楼主能有这样的见解,有这样的思考
协会的发展改善和强大需要更多新的想法,深入地思考,更需要想法的交流碰撞

关于去高中办车协,我的想法:
我在高中时候是没有社团活动的,据说下一届有了很大改革
但是我觉得,现阶段的改革反而是治标不治本的。毕竟社会的主流思想还是把高考看的不只是一般重要的

让不让办?学生有没有时间?怎么办?都是需要深入讨论的

关于怎么办:既然是我们在讨论,也就是楼主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高中车协的发展。
首先我觉得山大车协的影响力还没有这么大,所以这些想法需要我们提出。
向谁提?学生还是学校?
学生的话,需要寻找那些热爱骑车的,而且,首先他们需要没有学业上的压力或者压力不大。
学校的话,在大学里团委扶持的社团因为长时间没有竞争压力,就像生物中的自然选择一样,久而久之就退化了,何况是相对那么封闭的初高中。
退一步讲,在山东有几个高中能同意?
而且。山大车协帮他是指我们扶持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办?之前就说了,扶持起来的组织是扛不住冲击的。
但是你能在开始引导他们多少?怎么引导?这些都是很现实也都是很大的问题。
何况,协会到了现在的地步,更多需要引导的是我们自己的会员。(这一句只是发表个人想法,不代表限制思想)

关于中学车协的大体模式:
是一样有激情有思想有梦想有实践有付诸行动?还是仅限在出去玩玩的娱乐上?
我觉得光是出去娱乐就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觉得无所谓,但是回想你的高中,有几个不是在很大的压力中熬过来的?而且其实我最近一直的感觉就是:没时间学习了。

的确,出于现实的考虑,我的大多数观点都是反对这个想法的
但是。一个想法没有经过反复理性的论证,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实现,之后会怎样。所以协会一直希望大家多参与到平时的思考中来。对于一件事的想法越多,汇聚的思考越多,你就越容易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实现,能不能起到预期效果。
对于个人来说,即使想法最后被否决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因为一个结果对你自身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你所参与的思考讨论的过程,这才是对自身的升华,也是大家成长的很好的途径

所以一直希望大家思考,所有人。可能你参与过这件事的讨论后,之后有什么事情跟这个类似你就完全可以运用自如了。很简单,这就是成长。
作者: 蔡蕾    时间: 2011-12-19 13:13
本帖最后由 蔡蕾 于 2011-12-19 23:40 编辑

宣传手段的匮乏、推广的无力、外人不理解、见惯以后的麻木
我开新浪微博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我想借助网络来扩大宣传影响力。
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借助一些比较新颖的媒体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因为现在宣传方便主要在山大校园内进行宣传,校外宣传很匮乏。如果想要拉外媒扩大社会效应的话,我们必须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像无车日活动,也许大家还觉得挺成功的,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最后那个所谓的调查问卷是我统计的结果,到最后的统计结果我自己都不相信,数据一看就知道是有问题的,有的人在做调查时自己就充当了好几个角色做了几份答卷。连我都看出数据有问题,何况外媒,所以无车日最终没有获得外媒的支持。
其次,获得外媒支持要考机遇,看去年的无车日就获得外媒的支持,虽然那次活动我们车协不是主办方,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的。
微博我也看了其他自行车组织的主页,很混乱,大部分是着重在比赛方面的,关于推广单车文化的较少。我开着微博主要打的是一个持久战,慢慢地积蓄一些社会影响力,以我们的历史,以我们车协的特色来慢慢攒聚目光,还有我们这样一群人在热心于这项事业。车协的社会影响力有了后向人们推广一些理念也比较影响力。关于微博我还需要慢慢研究,到底以怎样一种语气发表微博,形成咱们微博主页自己的风格。我会做一个详细的方案,请大家敬请期待。
微博只是一个宣传手段,它需要强有力的活动作为支持,活动与宣传是相互促进的。


以上是宣传单车文化的想法






关于协会发展的想法,我上次和旺旺说了我的想法,我把车协当成是锻炼人的平台,让那些深入车协的人后来在回忆车协时觉得车协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在其中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学到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这就是我把新浪微博以及人人主页的介绍里都写了:她更像家,我们在其中成长!我们大方向是宣传自行车文化,如何宣传,如何达到我们想要的单车文化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就要靠这些人来发挥他们的才能与创造力了。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19 16:40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19 16:44 编辑

回复 5# 夏天的记忆


    你见过的高中太少了,我的高中——青岛二中,已经有了单车社了。不过里面一群玩攀爬的,哈哈。

    二中的社团很多很多,我当年就是军事社的一个副社长,主管空军+装备技术,当年三个社长一起把一个小众社团做成星级社团,高二的时候每周末一起碰头做项目做海报申请场地,想想真是愉快的时光。

    骑车、玩车的人很多,兼容并包很重要。其实只是出去玩玩,也挺好的。自行车的魅力还是来自于最基本的骑行当中,有了骑行的快乐才会考虑下一步的东西。所以在高中稍微玩玩,玩累了的时候几个人凑一起能想点东西做点东西,也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出去娱乐没有过错,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多好!娱乐无罪!相反我觉得娱乐的性质是社团最基本的一个立足点,你得让人觉得有意思,才能把人留下来,才能深入的去思考。反过来说,只有留下来的人,才有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和进一步思考的资格。军事社当年第一次活动来了30多人,最后一次活动还有30多人,很稳定。因为我们讨论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也可以看到很多有深度的东西。我们当时讨论了最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原理,仔细扒了整个二战历史,纵览全部的特战队伍、装备,而且还做了一次模拟战役,结果非常有趣。对于一个高中社团来讲,这已经很棒了。

我觉得,对于最普通的会员,你要给他最基本的乐趣。这个最基本的乐趣来自于何处呢?来自于我们为他们展示出来的一个广阔的单车世界,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来自于骑行的趣味,来自于挑战的快乐。不能给他们最基本的骑行乐趣而强求他们承担社会责任,就好像你奔着军事加入我们的军事社,想看到有趣的武器的结构、想听神奇的攻伐谋略,想看精妙的战术策划,可我们的活动却是一味地研修党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活动的开展也要丰富多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的人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看来,思想的魅力永远站在最初的乐趣之上。最初的乐趣消失了,就不再有深入的思考了。还是那句话,把基本的协会活动搞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更深的来自于单车的乐趣,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19 16:57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19 17:38 编辑

回复 3# 张旭


    高中生不是傻子,也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是需要“解救”的,我们也没那个本事去普度众生,阿弥陀佛。。。。不过你这个想法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啊

    我们没办法在高中直接办车协,但是我们可以帮助现在已经存在的车协更好地发展。这可以包括假期联合实践活动、比赛、联合拉练等等来实现。你的一个理念非常好,就是不能给他们强加价值观。如果我们对于他们是一个传教士的心态,那这事儿立马就不靠谱了。比如说对方是玩车的,我们去了却一味地要求他们做社会实践,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尊重,很重要

---------------------------->>

那么我们还能帮上什么呢?

其实不仅仅是单车,如果我们能把大学生活,尤其是学术方面完整地展现给他们,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我的专业是信息安全,隶属于数学学院,早几年的几个信安的学长曾一起办了一个论坛,叫做数缘社区。这是个很专业的密码学论坛,我在上面受益匪浅。在数缘社区看帖以及和老师的交流让我对发展方向想了很多。这学期我们开始真正地从密码学入门了,为了精确,我放弃了中译本,直接下载了原版教材印出来,很努力地看了一个学期。事实证明,这是我这学期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学校印发的教材错漏百出,而我看的那本教材的中译本很多地方用中文描述很蹩脚,英文版的教材也让我之后阅读文献的时候毫无陌生感。回想高中的时候如果有个数学系的学长告诉我数学分析才是真正的微积分课程,最经典的教材是菲赫金哥尔茨和Rudin写的,国内北大张筑生的数学分析新讲很棒,有本牛上天的习题集叫做吉米多维奇,我也就不至于当年啃了半天的高数还不知所云了。

说这么一段话有一个目的:单车可以是一个载体,因单车的缘故,我们可以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于是我们可以做出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未必只是要局限在单车上的。就好比微软开发了一个风靡全球的windows平台,但是微软做的东西未必局限在平台内部的底层。平台上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应用才是微软的立身根本!windows十几年金身不败,不是这个系统有多好,而是office和一些windows only的工程软件把大家都绑住了。微软狡猾的地方在于office的好用程度堪称世界第一,于是一切关于windows的抱怨都被否决了。类似的靠平台应用捆绑真正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还有苹果、Amazon等等等等,平台不见得有多么优秀,但是应用都是最棒的。而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把自行车当成平台,而不是应用。那么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发展这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开发出大家都需要的应用!如果在发展协会上感到困惑,不妨把视野投向自行车以外的区域。

继续想,your ideas are great!

-------------------------

说到platform,岔个题,对IT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http://coolshell.cn/articles/5701.html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19 22:28
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大一上半学期的一个收获就是: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个策划的时候,首先就要做些社会调查,了解我们的策划对象的现状。比如说:通过海东大哥和旺旺的经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即使在山东本省,各个高中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反映出社会调查的必要性。先初步了解目前高中的课业现状和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这对于我们这个“高中办车协”活动的可操作性是有很实际的参考价值。
    这个调查活动可以由感兴趣的会员在这个寒假回自己的高中做些初步的调查,也不需要很专业的调查手法。具体的调查思路和调查内容我以后在策划书中写出来吧。调查不仅仅限于山东省,也不仅仅限于自行车社团活动。
作者: 赵思越    时间: 2011-12-19 22:31
我觉得在高中办车协有一定的难度,
在济南青岛这种大城市还可能实现
但是在一般的三线四线城市,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首先是现行的教育体制的问题,高考一考定终身没法改变
学生不可能拿出大把的时间来骑车
但是我也感觉想法不错,现在山东都素质教育了,努力努力也许能够实现

还有关于实践性社团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次,昨天高校联盟开完会后
对其他学校的车协有了一点了解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了
济南的高校中,有的学校的车协就是比较小众化的协会,几乎是以纯粹的竞技和骑行为目的的
虽然他们的装备比我们好,他们有的也去过很多很多地方
但我还是感觉,他们的理念不如我们
车协提出的实践性社团的观点很好
作为大学生,我们就应该负起大学生的责任
立足于社会,回报社会
还有,我觉得车协可以借助更多的媒体的作用这样也许比我们单纯的做些什么宣传更好一点
特别是成立了联盟之后
我们代表的是济南市的大学生群体
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
如果宣传的得当,影响力是十分可观的
反正我们还年轻
有想法就应该去多多尝试一下
加油~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19 22:45
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像高中生展示、宣传骑行这样一种放松自己的形式。办车协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修车。这是惠及学生的活动,向他们普及一些自行车的知识,比如说骑行姿势啊,变速技巧啊;
2.文化展,这个可以跟修车结合起来,一方面作展示,一方面在展板或者舞台旁边搞个小地方修车,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3.结合当地成熟的车协举办小活动。我的家乡是淄博博山,这个地方不大,经济上在山东也不靠前,但是有那么一群人,聚集在美利达和捷安特专卖店,他们有时间就会去骑车爬山,长假的时候也会组织大活动,我们可以联合他们搞些活动什么的。
4.我的想法,就是一切的活动以“每个会员负责自己的家乡”为活动的主要开展方式,先搞大范围调查(调查包括当地高中和当地自行车组织),然后统一收集数据,分析整合,各个地方结合实际实行不同的方式;也可以先在某些地方展开试点,然后逐步扩大活动开展范围,这也是保证活动可行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 冯晓晗    时间: 2011-12-19 22:55
想法很好啊,这也给我们拓宽了思路,另辟蹊径。。高中社团有利有弊。我们社团的主流是长途骑行,时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心玩野了怎么办?高中的高考非常的重要,虽然现在都在说素质教育很重要,在车协也可以得到很多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升华,但是,一般山东高中找不出几所校长老师开明到让学生周末不在学校上自习而出去骑车的吧。
╮(╯▽╰)╭短途还行,不鼓励小孩子长途骑行啊啊~~
不过,将大学学术性的东西展现给小孩们还是挺不错的。想当初奥赛的时候看了一些大学课本觉得收获挺多,但是到了大学就看不进去了,只想着应付考试。中学学到的知识,是本钱啊。以前老觉得没用,学到用时方恨少啊。
作者: 吴倩文    时间: 2011-12-20 00:12
说起联盟,我们可不可以联合其他大学的车协,一起在泉城广场搞一个相对大型的自行车文化的宣传,到时候,联系媒体关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吧。
作者: 方骏    时间: 2011-12-20 00:54
本帖最后由 方骏 于 2011-12-20 00:57 编辑

能看到这么多人在这儿分享自己的想法,真的真的很高兴而且很兴奋。因为看完以后觉得自己的思想又扩充了,满满当当的,很充实。

从最初说起,推广自行车,承担社会责任。很庆幸自己在刚进大学校园时就选择了与自行车为伴,如果没有的话我想我还是会在某一天与她联系上的。

如何推广?我比较赞同海东的协会本身发展观点。在中学办车协看到的是青少年,而大学则是青年人,年龄阶段不同而已,但都是社会的未来。大学办社团相对容易。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都在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大学生还是很容易接受这种环保理念的。着重于办好高校的社团对于推广自行车是很有利的。扩大社团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力都是在进步。在高中办车协有上面种种阻碍,即使已经有了也是缺乏深层次理念的。放低要求。能事先接触当然肯定很好。楼主想的这么多都很好。我觉得是个侧重点的问题。侧重与高校的车协发展,中学车协为辅。能想办法把高校车协发展起来是关键,就像济南的其他高校车协。

宣传手段蔡蕾说的很好。“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东西肯定是会被淹没的。以当代人最熟知的,最普遍的,甚至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方式搞宣传效果才会好。好多外媒其实对我们还是很感兴趣的,如果我们自己能把活动做好自然会有跟他们合作的机会。明年济南将会有公共自行车出现,这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曙光。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0 08:18
本帖最后由 张旭 于 2011-12-20 08:21 编辑

我在这个讨论中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对山东自行车事业发展了解不够深,对车协发展了解不够深。我们每一个自行车团体和每一个热爱自行车的人都有很多事要做,仅仅在自行车方面就有做不完的事。而我提出的“高中办车协”和海东大哥和方骏的意见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的一部分,他们更了解车协,更了解济南、山东自行车事业的发展现状,所以在纷纭的工作中可以发现什么是首先要做的,而这些由丰富经验支撑起来的分析力正是我欠缺的。还是要做调查,下学期我的目标就是跑跑山东的地级市,做做调查,至少把济南周边的地方都跑个遍,一是锻炼骑车的水平,二是可以了解山东自行车事业发展现状,相信等明年下学期,我的体会和收获会在路上不断的积累,在明年下学期结束前可以提出些更合适的建议或见解。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1-12-20 09:45
恩恩,关于高中办车协的问题,我也思考过。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利用周末走进高中,当成一种社会实践,调查一下现代青少年对单车的看法,同时交流一下我们的看法,或许会有些收获。(我们可以以学习经验交流的方式走进高中,与高中生交流)
我觉得社会调查是必须的,而且我觉得暂时我们或许还没有能力把影响拓展到青岛,或许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济南做起。是不是也可以农村包围城市?从一些小县城开始,一步一步。不过话说是不是越小的地方对高考越重视?把高考与娱乐结合起来,这也是个问题。。。
关于微博,话说我曾经找过山大车协的微博,但是有点小失望。
至于联系媒体,我也有想过,以前的远征都没有媒体报道吗?我正在想一条明年的远征路线,想与媒体联系,扩大影响力。
恩恩,楼主加油哦~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0 15:18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0 15:34 编辑

回复 13# 吴倩文


    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组织的。也有过这方面的讨论

回复 15# 张旭
想做就去想去完善吧。给你几点参考一下吧:
首先是有个大体规划,毕竟你自己或者叫上人跑不过来。别到时候弄得太累或者因为工程量超乎想象的巨大不了了之。
可以叫人:
1.假期阶段或者平常有空跑过去当旅行顺路调查的或者发动一下每个地方的人。
但是前提是你要发动起大家来。而且让大家参与进来也能得到收获,而不是像大多数社会实践一样跑过去盖个章问点情况就回来了(当然了我们不需要盖章,只是举个例子)。
至于调查形式,毕竟你是这个专业的,你比我了解,一定要有效果,想想怎么达到目标
2.把这个想法融入到下学期车协拉练和社会实践中。
这个工程量就大的惊人了。毕竟这种社会实践是长期性的,短期内发现不了效果,而且拉练次数有限,等等。

前期规划需要大家的参与,很多人的讨论。所以真的想做一件事的话不光拉动大家参与到最后的做,首先要带动大家一起去想怎么做。

再次表示这个工程量大得难以想象。
但是我还想说:
一个月之前我们办济南高校自行车联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一个月之后,起码楼主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大胆去想吧,不去想去做就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当然了。如果你尝试之后发现之前的预期目标远远超过自己的能力,也该选择改变一下思路了,可以先放低目标或者计划,一步一步来。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你去想去做去尝试的过程。
作者: 蔡蕾    时间: 2011-12-20 17:42
回复 16# 雅雯

为何失望?
作者: 小树    时间: 2011-12-20 20:18
标题: RE: 趁着年轻
本帖最后由 小树 于 2011-12-20 20:29 编辑

回复 7# 兰海东

“自行车的魅力还是来自于最基本的骑行当中,有了骑行的快乐才会考虑下一步的东西。“

    ”娱乐无罪!相反我觉得娱乐的性质是社团最基本的一个立足点,你得让人觉得有意思,才能把人留下来,才能深入的去思考。反过来说,只有留下来的人,才有进一步思考的动力和进一步思考的资格。“

我觉得,对于最普通的会员,你要给他最基本的乐趣。这个最基本的乐趣来自于何处呢?来自于我们为他们展示出来的一个广阔的单车世界,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来自于骑行的趣味,来自于挑战的快乐。”
非常赞同这些话~~~~
最近一直在考虑车协中自行车与协会的关系,车协是由自行车与协会组成的,在我心中,两者占着同样大的比重,起码现在是这样。
有时候觉得我们对于思考强调的过多了,对自行车强调的却不多。
我们留在车协,有些是因为喜欢骑车,有些是因为喜欢车协的家文化,有些或许激情满满想法连篇,有些或许只剩爱与责任在忙碌疲乏中坚持~~~~
现在想想当初加车协就是单纯的喜欢自行车,想了解自行车,加之前对家文化也一无所知,直到上论坛看到大家各种说,才有所了解,才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孩纸们~~~才感到车协里不只是车,还有协~
但是,当我看到很少参加活动的小会员与处于疲乏状态变懒了的老会员时,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
就像王昌盛在总结会上所说的,不要新会员来了,老会员就逐渐淡去了~~~
我所想的是,我们是一个社团,大家由于喜欢车而聚在一起,当初都是有激情热爱骑行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人,很简单,很单纯,出去骑车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就是想出去散散心,享受一下阳光,这是最基本的乐趣。我在想明年我大二了,还是会经常骑车出去逛逛,后年我大三了,也会抓紧一切时间与心情出去溜达溜达,再一年,我大四了,可能各种忙乱了,也还是依旧喜欢车车,出去没有理由,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束缚,时常回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然后,可能我毕业就业了,可能考研了,但心中对车车的热爱,对旅行对生活的热爱还是不会减少,还是会忙不忙的任性一回,出去玩玩,再后来,可能我结婚有小孩子了,生活琐碎不自由了,我想那时候我会给我闺女买个自行车,让她从小学骑车,等她长大,我们一块去骑车车
之前我在想,大学生活结束后,我能收获些什么
现在觉得无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维方式~~~~
想收获一种不被生活琐事束缚的勇气与一种能在生活琐碎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我觉得这些在车协完全可以学习的到
而很多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个成长的过程需要很多的载体,除了深思,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作为一个小小会员,提一些小小建议吧~~~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车车,所以对修车啥的很有欲望,所以希望可以多学习一点
个人觉得在文化周举办修车培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只是理论性的东西,而且时间地点很有限制(尤其是东老的哇~~~~为神马不在东老进行修车培训那)~~
可以放在我们平时的拉练中来嘛
当然,修车只是一方面
我们可以每次拉练都确定一个主题,到达目的地后可以组织大家开展那
比如,我们这周拉练去卧虎山,主题就是修车培训
到达后可以不要光忙着游山玩水啊,现场组织个修车培训也是很可行的嘛,有爆胎的车车也可以现场试验一下嘛
再比如,我们这周拉练去鹊山,主题是骑行技术交流会
到达之后,骑行经验比较丰富的孩纸可以现场教一下骑行技术的嘛,这样比在开会时理论传授有效果吧~~~发现技术不行的,可以现场拜师学艺的嘛~~~~
再比如,我们这周的主题是探讨社会实践,到达之后我们就可以开个小会交流一下,由有经验有想法的孩纸比如楼主多说点的嘛,就比如像我这样对社会实践没概念的人就可以学到好多相关知识,说不定还能为车协的社会实践想点主意啥的
蒽蒽,主要还是感觉我们的拉练有点单调,应该多放一些车协的特色在里面
不然我们除了交通方式不同,其余方面跟旅游协会没什么特大区别的嘛
好希望有一天,我们车协的每个人都可以以车协为自豪,不光是交了很多值得的朋友,收获了很多真挚的感情,也是因为我们在车协学到了很多技术知识之类的东西,感觉被充满的不只是自己的灵魂,还有大脑。
希望某天身边的人车子坏了的时候,立即就会想到我们车协的人,会说找***吧,他是车协的。而不仅是找***吧,他是车协实践部的部长~~~~
心仪说“自我不能舍,没有了自我就没有了一切的意义”~~~我想等大一的激情渐渐退去,我们留在车协不只是要履行一种责任,更是因为自己的热爱,热爱车协这个家,也热爱骑车爱运动~~~我们是因为自我的热爱而留下,而不是因为留下去热爱。
"在我看来,思想的魅力永远站在最初的乐趣之上。最初的乐趣消失了,就不再有深入的思考了。"
很赞同这话啊~~~
要努力培养并保持对单车的喜爱,小会员老会员都一样,好害怕自己也会变懒啊~~~~
骑行是一种快乐,愿你我都能深深品味~~~

感觉自从高中选择了数理化,语言表达能力一路下滑,想了好多,表达的不是很有条理~~~
求懂得~~~:onion17
作者: 王济深    时间: 2011-12-20 20:47
回复 19# 小树


    :onion17 小树说得挺好的,第一就是别忘了加车协最初最简单的执着和快乐-骑车。放宽心态,不要想太多,年龄资历技术的差距都不该是我们无法一起骑车的阻碍。 第二就是关于自行车的各项技术活动可以在拉练和体训活动中慢慢渗透,就是小树说的每次拉练都可以确定一个关于自行车的相关主题什么的。 嗯。顶小树,就是这样。
作者: 小树    时间: 2011-12-20 20:50
回复 20# 王济深

哎~~~~
学文的表达能力就是不一样啊
三言两语就把我意思概括啦~~~
:onion18
作者: 张震    时间: 2011-12-20 22:59
本帖最后由 张震 于 2011-12-20 23:03 编辑

我也简单说一下在高中搬车协的想法吧。不说可行性,先说一下意义吧,楼主考虑到要推广自行车文化,从高中开始做起。我感觉高中生这个群体没有像大学生这样的自己的想法,主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会取得很好的成效,谈到骑车对高中生倒是有很大的意义,让他们更好的去接触自然、放松心情,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品质。这样自然而然他们会爱上自行车。大了之后也会像我们一样,意义的确存在。
谈到可行性,大家也都看到了极小,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新闻,大体是:十一时,一群初三学生为锻炼意志力在老师的组织下骑车从济南到曲阜。可以看出,骑车可以放松心情、培养意志力得到社会的公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点主动去联系一下高中、初中。摆出活动的巨大意义,帮助学校来完成这样的活动,定可以在高中生、初中生,乃至整个社会中慢慢推广自行车运动。
什么时候高中军训或大学军训被单车骑行取代了,就靠谱了。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0 23:31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21 00:18 编辑

回复 19# 小树


    我也觉得小树说的很好~~嘿嘿
   关于修车,开始的第一步不是拜师,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工具!工具差不多了自己也就闲不下来了,不知不觉技术就好了

-------------------------------------->
顺手总结下工具
      Common Tool list:
            1、 4mm 5mm 6mm 内六角——最为常用的工具,四号给把立和水壶架螺丝用,五号给碗组、把立、手把、刹车和前拨后拨上所有的压线螺丝用,六号给车座紧固螺丝用。单独的六角每个价格从五毛到六块甚至五十不等,三个六角也就是一块五往上二十块往下吧。
           tips:单独的六角非常好用,不过很容易丢失。可以买个“组合工具”。组合一般是20元左右吧
           
             2、补胎套件+便携气筒
               气筒一定要欧耐的,便宜好用,最好是便携的短气筒。20元
              补胎套件一套3.5元
               
            3、链条油
               推荐wolf's,便宜好用,4块钱左右吧,现在涨价了?
             上面三样足够支持普通山地车的全部日常维护,不过出行还建议带以下两样东西:
             4、截链器
              断链条可不是好玩的。不过在给车上的链条下手之前,先找几个废链条练练手。
             5、八号六角。
              用于中轴螺丝。有一次我和哥们去泰安,半路爬坡中轴螺丝松了不知道,最后把曲柄爬掉了,结果我悲剧地推人推了20km。。。。不要买质量差的,这个螺丝受力很大,好的六角也不到十块钱。
              如果是技术员的话或者对车子维护比较细心的话,以下工具最好有自己的,没有也没关系,可以很方便地借到:
              6、卡飞工具(两件,一件用来卡住卡环,另一件用来挂住飞轮)+大号活动扳手
              7、13-15号固定扳手(螺丝锁紧的轮子需要这个),有了大号活动扳手就不很需要这个了。
              8、中轴工具、牙盘拉马
              9、辐条扳手
              再多就去车店好了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1 00:13
本帖最后由 兰海东 于 2011-12-21 00:22 编辑

回复 22# 张震

什么时候高中军训或大学军训被单车骑行取代了,就靠谱了

是句玩笑嘛?好冷啊。。。   

咱想的差不多,不过推广的话会面对一个器材的问题吧。

不知道协会公用车辆的时代会不会到来。。。
对,公用车辆。我记得上次黄乐福在西校车棚和我说孙育的车子还在那里很可惜,希望有人整整这车给协会公用。我一看全是厚厚的灰尘,不过是Giant铝架,修修会很好骑。
很多老会员淡出以后就再也不碰车了,那些车子闲置在那里很是可惜。

我记得凤姐也许有毕业以后把自己的那辆勇士留在协会里的想法。
我现在的冲山车的车架是郭熙当年的两届远征车,我如果毕业绝对不带走那个架子。

那么何不聚集几辆车公用呢?维护费用主席团分摊一下很少很少,协会财务流水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挤一点出来换几个零件肯定不难。
最重要的是有这个模式,车子最后只会越来越多,过几年我们就可以有个不错的规模了。

大家看这事儿靠谱不?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1 00:17
回复 15# 张旭


    寒假社会实践在车协拉个队伍把这个调查做了吧,反正你是社会学专业的,这事儿难度应该不大。我寒假应该还需要再做这个社会实践,合适的话我跟你混了。。。

   调查我不懂,但是非常建议你关注下各个高中的贴吧,至少人气还是可以的。发帖调查的数据通常不很靠谱,不过回帖留言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1-12-21 12:24
哦,我找错了,我找的那个是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不是咱们的官方微博。。。不好意思啦~~~回复 18# 蔡蕾
作者: 雅雯    时间: 2011-12-21 12:35
恩恩,这个好。我还想过建立咱们自己的基金会,大家集体出钱,该基金会里的钱可以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赞助买车,可以代表协会面向协会宣传自行车。。。回复 24# 兰海东
作者: 蔡蕾    时间: 2011-12-21 12:36
回复 26# 雅雯
呵呵~我喜欢建议,有建议的敞开说~~~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1 19:03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1 19:05 编辑

回复 19# 小树


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是矛盾对立的
看你怎么把它们结合起来吧

我个人的感觉,在车协里,无论做什么,把自己整得再累,起码事后我会感觉很快乐的。(当时的话忙过头了脑袋空空神马的很正常,但是一直有信念在坚持,就如爬坡一样~到了终点,就会很欣慰了)

我想说,车协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呵呵

可以去看下这个帖子~
http://bbs.casdu.net/viewthread.php?tid=6388
两个有关车协的辩证法BY赵博~
相信会有更多的感悟了和新的想法了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0:57
回复 17# 夏天的记忆


    恩,我有这样的思路。
1.首先就是社会调查。其实我们这学期只是讲了一门《社会学概论》,仅仅介绍了些社会学方面的基本内容,下学期才会正式开《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这门重头戏的课,不过我已经从网上把教材买了下来,这两天在读前面几章,争取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这个寒假的社会调查。
2.人员问题。到时候肯定要召集一部分人马,主力在车协,我也可以从我们院里找些喜欢做社会调查的人,然后在放假前搞一次集体培训或者网上建一个群,便于下发通知和随时进行社会调查进行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
3.调查时间。我觉得时限可以放宽,寒假作为一个大的时间段,明年下学期作为一个时间段。寒假的时候我好好练练体力,下学期的周末时间,可以到济南周围的地级市跑一跑,当然也少不了老会员的支持。下学期的工作会逐渐交给我们这一级,那么老会员的工作量是不是可以稍微少一点呢,那么周末的时候,如果我要赶往聊城或者济宁等一些地级市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找个老会员做旅伴呢,呵呵,这只是个小设想,毕竟我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路是有限的。即使是自己到了目的地,实践方法和实践思路也很有可能因为自己能力的原因施展不开,在一些方面也很需要老会员的指导,希望在下学期“周末小远征”当中可以得到老会员的帮助。
4.具体的调查思路、方法我尽量会在这个周末形成一个策划书。在调查小组成立之前随时修改策划书,随时接受大家的意见。
作者: Joan    时间: 2011-12-21 21:01
我还是觉得在高中办车协很难实现,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孩子们很难腾出时间来骑行,或者说去更多地了解自行车运动,试想我们在高中,尤其是高二高三的时候,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这样的事情么?即使我们有想法,也会被家长、老师、还有成堆的作业扼杀在摇篮里...我还是建议先去做前期调查和宣传,真正地去了解高中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空想...
另外,我觉得宣传的最好媒介就是电视媒体,最好是可以通过一种什么方式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因为现在我觉得还是电视媒体比较普及,也更加直观,所以,在今后我们宣传中可以加强和电视媒体的联系,比如齐鲁电视台,山东卫视等...
呃...愚见,仅供参考...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1:05
回复 19# 小树


    “车协不仅仅是有车,还有协”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
    我们是一个团体,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理想使我们聚在一起的基础,我们永远都会相信彼此之间的团结。通过你的留言,我发现很多创新的想法啊,建议不要放弃这些新思想啊,一定要整理下来,完善完善,说不定就会使协会的发展向前迈出一步。
    “丰富拉练和活动内容,创新交流与培训形式”这大概就是你的主题吧(不好意思,概括肯定的不全~)把这个思想记录下来,一定不要让它消失了。想出些实际的措施来,可以发个帖子大家一起讨论,咱们一起加油!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1:09
回复 22# 张震


    恩,这个思路我记下啦!“宣传自行车文化这个大主题想要扩大开来,主要是看我们打什么样的牌子”。找个恰当的口号,找些过硬的例子,然后切入高中生的生活。在高中办车协可能是个最终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像青少年展示这样一种先进文化。先让他们接触接触,兴趣爱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1:17
回复 23# 兰海东


    列得很详细,学习了。不过新会员的话建议找假期到车店去做做义工。修车,重在实践。牛仁旭说过这样的话,“补胎几乎人人都会,但是远征路上,爆一次胎,技术员就要停下来补胎,你的补胎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你补胎的时间长短,然后决定你追车的距离,对于体力是很大的考验”。多练习,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出在校园中搞“保养车子”的活动,我们一方面为校园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让新会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自己只有一辆车子不够练手的话,让全校园的车子给咱新会员练手,这就是个宝贵的机会。这阵子太忙了,“保养车子”策划书寒假再写吧。。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1:35
回复 24# 兰海东


    我觉得仅仅在这个帖子中,大家就提出了好多问题。
  1.在高中办车协(其中包括社会调查相关活动)
  2.如何让车协中的车子多起来(其中,修补旧车仅仅是一种方法,其他方法有待提出)
  3.修车技术的普及问题,怎样让新会员练手的问题(与“保养车子”活动相结合)
  我列的不全,但是希望大家一起来总结。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咱们是不是应该整理一下论坛上的内容了,主要把大家对车协的发展提出的问题总结一下,分个一二三等,然后搞个比较正式的大讨论,这样车协的发展思路应该就会明晰一些。
   收集问题也可以这样:直接在论坛上重新发个帖子,让大家把自己想到的任何有关车协发展的问题都提出来,就跟头脑风暴一样,然后也发动大家找找以前提出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整理一下发到这个新帖子上,最后统一整理出来,还是举行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讨论,使车协的发展道路更加明晰。
   这样可以让每一个车协成员都参与到车协的发展规划当中来,激发大家促进车协发展的热情。
   海东大哥考虑一下吧。
作者: 张旭    时间: 2011-12-21 21:38
回复 25# 兰海东


   元旦前得做完这样一个工作,把全山东省的高中都统计一下,这个统计应该不会很难,可以从人人上的个人信息那一版块就可以找到山东的所有高中。
   我还有一个问题:高中生和初中生,那个群体更容易对自行车感兴趣?我想这个问题也不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就能讨论出来的,还是要通过比较全面的抽样调查来解释。
   如果这样的话,社会调查的工作量又会加大,而且元旦前需要完成全省高中和初中的整理工作。
   或者就像小树说的那样,先从济南周边做起。大家的看法呢?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1 21:39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1 21:43 编辑

回复 30# 张旭


    为什么寒假时候不去做一下呢。。我还等着今年的社会实践跟楼主混呢

而且,你上面说的“周末小远征”可以当做小活动甚至是联合拉练。
一般人还是不太想当天往返吧,这样的话周末两天就没了。除了联合拉链,
时间是个大问题。。其实我自己来讲的话目测周末有一天就挺好了= =
回复 34# 张旭

你可以找人一起~会有的~

回复 35# 张旭
这篇帖子一层层的下来。起码想得越来越深入了,离实现也就越来越近了。
有这么新颖的想法,真好。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1 23:59
回复 35# 张旭

太晚了。。。累了,只回这一楼。

整理论坛、收集问题这种事应该是每年主席团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之一,不过一直烧不起来。这一届我印象中说要整理论坛很久很久了,然而也不见效果。

总之这事儿非常的消耗时间,必须有足够的热情才能做好。

反之,如果你想做的话,那就先证明你自己:把这个帖子到目前为止大家说了什么、解决了什么、还需要问什么都整理出来跟在后面,作为新的起点继续讨论!

如果感觉良好,能够胜任,我觉得你的现在的方案就不错,只要注意维护帖子就可以了。
有个方案供你参考:
申请一个版块自己当版主,附属到水区作为水区的子版块,功能是brain storm,这个子版块的特殊之处在于标签和一个置顶帖,标签是所涉及、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版块是按照问题来分类帖子的。而置顶帖两个功能,一个是过往讨论历史导航,而首楼永远是当前讨论的问题。所以标签和置顶帖必须经常性维护。

优点:鲜明、醒目、方便管理
缺点:工作量比较大

其实我一直想建立一个精华帖仓库,可惜只是想想,一直没动手。。。
作者: neck    时间: 2011-12-22 09:24
本帖最后由 neck 于 2011-12-22 09:26 编辑

回复 24# 兰海东

是不是要联系下当下实际?

公用自行车,对于校园自行车氛围的带动,甚至发展到学校周边,比如附中等等的意义我觉得可以探索。
但是咱们协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你经常咬牙切齿的一点,人们对自行车没概念,不懂骑车人的精神,公用自行车的利弊想过没有?
个人认为 ,自行车文化本身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义可以将对车、对骑车的简单喜爱和协会与会员的社会属性联系起来,这其中林林总总都要建立在对车和单车生活的理解上。因此在初期,我们促进单车生活理念的发展时,“借车”是个很好的手段,而随着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有自己的车。

不讲发展,降低高度,仅仅以协会运营来讲,协会每年借车现在达到了几百辆次,不要忘了六个校区的调度。我们快变成了物流公司了,不信的话你去问问真正在车协干活的同志们。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2 11:13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2 11:16 编辑

回复 38# 兰海东


    灌水闲聊上面的推荐版块,那几个最早发的帖子我第一天取消推荐了第二天又冒上来了。。求解释。。。。。。。。

回复 39# neck

有几辆公用,不就是为了拉练时候减少借车压力吗?
到时候直接弄过来算XXX借的。。
而不是说非要把拉练的车全部或者大部分实现公有= =
作者: neck    时间: 2011-12-22 11:27
回复 40# 夏天的记忆


六个校区,车子会倒来倒去,依然是物流公司

再说,这不是根本问题,是让会员有车是了解自行车,了解单车文化的开始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2 13:08
回复 41# neck


    这个事儿吧,我的出发点不是解决物流公司的问题,而是解决毕业以后留在协会的车子的问题,我当然很同意这一点:有一辆自己的车子才是理解单车文化的开始。

    可能的一个方案是,协会的车子可以短期属于一些暂时没车或者没钱买车的会员,比如一个月,这个会员要负责车辆的全部维护。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这现在本就没闲置车子,也没有已经毕业而特别说明车子留在协会的,现在讨论有点空谈的意思呵呵。这个问题深入讨论的话遇到的麻烦还真是很多,不如先作罢,等到真有这么个车子出现的时候再实际地讨论,更有效~
作者: 兰海东    时间: 2011-12-22 13:11
回复 40# 夏天的记忆


    我猜是因为推荐的主题太少,系统为了塞满推荐框就随便找几个填上去了。。。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2 13:13
回复 43# 兰海东


    我至少推荐了五个。。当时效果都还可以。过一阵子就又成原样子了

求管理员。。。。。
作者: 龙飞翔    时间: 2011-12-23 13:25
单纯讲骑车 年龄不同 玩法不一样;如果从小接触单车,最先接触的肯定是BMX,然后是山地,最后是公路车;至于攀爬与其他特型车 例如死飞 倒刹等等都是开胃小菜,不算大餐。骑车不管从哪儿开始,如果是一个纯粹的车迷,最后都会回归到公路上 回归到钢架上 回归到旅行上;其他的速度 技巧 车辆配置,都只会是辅助 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我对车手的看法可见单车的意义

----------------------------------------我也分割一把--------------------------------------------

大家开始思考了,是个好现象,协会走向哪里,不是几个负责人的事情,也不只是负责人的事情,这是大家的事情;因为这不只是关乎车协如何,这关乎我们此付出 为此折腾的青春过的是否更有意义;

不管多无聊的拉练,多寒冷的体训,多折腾的聚餐,都是绝版版的,你不珍惜,就永不再来;并不是说跑几圈多难,吃顿饭多贵,而是说你很难有机会让一帮人在一个地方用同样欢乐的心态聚齐两次;

在我们限量版的大学时光里,能和一群珍藏版的哥们儿搞一些绝版的活动,那这个无敌的青春岁月,就不会再是其他人大学生活的翻版了。

隐隐觉得,说的好乱,不知道想说啥。好在不长,凑合着看吧
作者: 小树    时间: 2011-12-24 11:16
回复 6# 蔡蕾

其实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
宣传部是对内宣传呢还是对外宣传呢~~~~
而且我觉得这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就拿一个最切实际的例子来说,我们的拉练宣传
我觉得只有短信通知一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在没去之前,谁都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精彩,那么,很多好的拉练就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当然有一定限制,只要是对参加活动很少的会员来说)
这样,很多小会员就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感受家文化,感受车协魅力的机会
前段时间跟心仪谈起这个问题,我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
可能是由于校区的差别
有时候觉得我们组织一次活动之后,除了参与过的人员,大多数人(包括没参加活动的会员和没加入车协的孩纸)是一无所知的~~~
这样久了,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会让很多人不自地觉得与组织脱离了,感觉好像融不进我们了,就渐渐地疏远了~~~~
就拿我们校区的情况来讲,我们女生小会员的宿舍就在一座楼上,拉练前画个小海报啥的,把我们拉练的内容写详细一点
贴在楼底下,相信会有很多小会员关注的~~
至于这个海报,很多小会员完全帮忙完成的嘛   
学美术的孩纸可都在我们这楼上那~~~~:onion19
(只是个想法,可实施性有待大家探讨)
还有就是我觉得我们的论坛应该好好宣传一下,尤其是比较好的帖子~~~
我在想我们校区的人比较少,每次体训的人也不是很多,可以组织研究一下论坛
一是考虑到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看我们的论坛;二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发现论坛的魅力
这需要一定的引导
========================================================
再有就是对各部门有点小疑问
貌似我开始报名了实践部,后来就了无音讯了~~~~
本来还幻想,前辈们探路的时候会叫上我呢~~~~~~~~~~~
结果到现在我对实践部还是相当陌生哒~~~
不知道是不是我翻贴翻得少,学习请教的比较少
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对各部门的分工相当地迷茫~~~~
大家有事一起做是很好,但有时候分工不明确会导致实施起来有点小混乱呃
我觉得需要整理一份各部门各职务的详细说明,不要官方的话语,就是我们自己的经验,把论坛上的一些经验总结整理一下,做成个比较系统的东西
可能各校区情况不一样,各部门需要做的具体事情也不一样,可以以校区为单位做,然后大家共享,还可以留给下一级的小会员,继续修改、补充
这样,每年的新会员在做事情之前就会心里有个底,大体知道要做些什么了,不至于什么东西等到要用了才知道什么都不了解~~~~比如,担任职务要做哪些工作,出去探路要注意些啥之类的~~~
蒽蒽,初步计划寒假试着做一下我们校区的~~~~现在考试鸭梨大,就先不做了~~~
欢迎大家提点建议神马的~~~~
蒽蒽,就这样
作者: 沈心仪    时间: 2011-12-24 11:47
我想现在山大这么多校区,每个校区的情况都不相同,很多经验和模式不能直接复制,有好的想法可以先在某一校区试点,效果好再推广。像我们校区我就感受很深,拉练结束后的体训很多参加拉练的孩子都不来,每次沃姐想总结些什么,批评和表扬他们都听不到,下次也不会有进步,很多事需要灵活机动地安排。车协文化周的时候我们也是,几乎完全就没有文化周了,很伤心的说,本来这么好一个加强宣传的机会。
校区和校区之间的交流需要加强,很多事可以一起进行,比如探路什么的,不然很浪费。

关于高中车协的事我有一个想法,不可能一下子在每个学校都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跟某个高中对口,定期帮他们组织活动,一点点引导培养,比如先组织学习骑车,再组织短小的活动,慢慢地可以组织拉练什么的。这样的高中可能限制比较多,只能是济南市的了。但是先从身边做起循序渐进也不错。
还有就是也许可以办"山大车协夏令营"之类的,这个难度比较大,需要从长计议,这个也能算社会实践嘛~
跟高中的合作我们必须联系他们的校方这是一定的,那么可以扩大一下外联部,对外联系加强一下,也算是发展了车协的外联部嘛。
献上一点拙见。
作者: 小树    时间: 2011-12-24 11:57
回复 47# 沈心仪

:onion27这个外联部嘛~~~~
我觉得你太适合了~~~~~~~~~~
考虑一下吧,亲
作者: 旺旺    时间: 2011-12-24 22:40
本帖最后由 夏天的记忆 于 2011-12-24 22:47 编辑

回复 46# 小树


    其实部门限制没有那么明显的
   喜欢做什么去做就好了~
     体训,探路什么的可以跟沃姐申请,可以提前跟其他校区打个招呼,修车可以去找技术员或者围观检车,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实践。。LZ还是先练练怎么补胎吧
   很多东西在论坛上都有整理,只不过时间久了就沉下去了。所以有时候搜索一些帖子还是有必要的

回复 47# 沈心仪
    不只是高中,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自行车爱好者连申请车协都申请不下来,或者申请下来“出于安全考虑”不让他们出去活动等等等等。
   就外联部来说,现阶段我能联系到的也就其他高校了。高中暂时还没想过,呵呵。
   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现象,很多高校也需要我们的帮助
   外联部的发展也需要大家的努力,期待更多的想法
作者: 慧哥_    时间: 2012-1-8 09:10
某天在街区疾走的时候想起远征  因为今年自己奔波于东西南北的各个城市,对于路途似乎有了更真切的看法。远征  骑车  经历  咀嚼-- 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靠“磨”出来的,为何远方会让人产生那么崇敬的向往,其实真正依赖的是足下的功夫,是去探知 !
能在讨论中发现问题真是一项非常愉快的事儿,而楼主所说的对“……认识不够深”- -说实话 我在看此帖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与这方面相去甚远。但是没理由就此打住。关于做调查,这会是一项需要坚毅也需要新鲜的事儿,其实单车本身给我们这样的体验。希望探知无止境 永不止步

--------
做调查一事不妨约几位好友讨论 从速 从细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bbs.casdu.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