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骑驴去看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会刊] 十周年之后,我们该改变些什么?(3.23完结,帖子被置顶了不要找不到我啊啊)

    [复制链接]
8#
发表于 2014-3-19 22:07:43 | 只看该作者
梦阳学姐辛苦啦~写得很深刻~
实践性,是个大问题。正巧我也在写一篇关于实践性的文章……
当然一篇文章论述不清实践性的方方面面,写完一篇还有一篇,两篇不够还有第三篇……
再当一把老贼。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19 22: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刘小龙
是学长.....
本楼点评(1)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19 21:5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孙梦阳


    我听说你是学长啊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21: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刘小龙


    学姐去做变X手术了。。。:onion18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19 21:46:02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回宿舍就看到这篇文章,一口气看完,发现学姐有很多观点是很值得赞同的。我先附上自己315晚会的帖子,希望学姐能先看那个帖子再看我接下来的观点吧。http://casdu.cn/viewthread.php?tid=8638&extra=page%3D1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20:3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梦阳 于 2014-3-23 17:32 编辑

2.精兵简政,推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1)        增设副会长,分流会长压力,释放会长工作空间

     协会规模越来越大,内外联系扩大,活动数量增多,这些工作压力都或多或少地作用在会长的身上,使其疲于奔命,不可开交,这也让很多有能力、有热情的主席团成员在换届时对这一光荣的职位望而却步。通过增设一副会长,让有心继续留在协会的人发挥余热,分管实践、外联、策划、宣传、组织的一部或几部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会长的压力,从而使会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协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制度的建设、对外交流的开展上和协会思想、风气、意识形态的引导上,增强会长角色在协会中的“领袖”性质。

副会长和会长同时选举产生,并兼任自己原先的职位,在下一学期纳新后对分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与帮助,在新的主席团成员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和经验后便可全身而退。

(2)        整改主席团

     在调动主席团成员工作积极性上可以从充分知情、尽职工作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

所谓充分知情是指在新的主席团成员加入前,应充分告知其职位的工作量和所将面临的压力,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和个人在学习、工作和个人感情方面的付出。在这些一切都告知后,仍愿加入主席团的会员选择签订一个类似于“投名状”的尽职工作保证书,这一点上李冉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尽职工作保障措施,是指主席团成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监督,在这一层面上不能只靠会长与主席团以及主席团成员之间的感情来发挥作用,而需要更多的制度。比如在每一学期末或会长换届时,各主席团成员提交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乃至进行述职演讲,由会员代表打分评议,对表现不佳者进行批评劝诫,督促其勤勉工作;对于想要放弃的成员给予理解和允许。

     在工作要求和人员上,传统强势部门,如实践部,应在部门工作制度上进行规范化并加以落实,如策划拉练的流程和标准,车辆、工具使用管理规定;在现阶段较弱的部门,如宣传部,则注重特殊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建议增设一名外联部长,专门负责与其他高校车协、社会公众人物、社会组织形成密切的联系。

(3)        推广“活动小组”的工作模式,推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提到“小组化”这一点,不得不佩服车协这个伟大的组织,在这里一切新奇有效的念头都可以变成现实,一切先进的理念与方法都可以推广印证,甚至是从这里原始产生。当校区和部门的双重管理体制带来重重弊端之际,“小组化”这个工作理念挺身而出。我的记忆中最早应用这一理念的是我大一时的会刊小组,到今年的会刊、315晚会小组,再到这个周六主席团会上惊奇的发现今年的趣味运动会小组和清明拉练小组更加高效、更富创意,更牛逼,而且竟然全部由新会员来负责。这一理念已经无限趋近与“组织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其内涵和扁平式组织简化管理层次,精干组织结构;注重权力下放,强调自我管理;实行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的特征极为相似!(有关组织扁平化及其在组织变革中的运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篇论文http://www.cnki.net/KCMS/detail/ ... HRuTXE0OUFaNFI4ZVg=

    “小组化”理念的产生完全印证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这两句话了。写到这,我想车协的实践性又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了。



三、        有关车协存在的其他问题


1、        强调安全意识,加强骑行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普及基本的体育运动和医疗知识。强调安全永不过时,而我们所做的远不达标。

2、        解放思想,敢想敢言。车协人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想禁锢,永远不要停止思

考与争论。在论坛,在会刊,在体训,在远征,没有什么话不能说,没有什么想法不敢提、不能做。车协不是一人一家一帮一派的协会,而是所有会员的协会。不要在意他人的非议,不要顾及兄弟脸面,如果在这里我们都唯唯诺诺,畏首畏尾,那将失去大学里最宝贵的一方展现自我的热土,将让自己对于一个组织怀有的理想抱负施展无门,将会让你在以后的岁月里遗憾频频。

3.传统不是靠文字,而是靠行动来传承的;传统不仅是具体的行为,更是那些车协人所拥有的却被社会、被大学生群体所忽视的价值观

4.以会员为中心,注重会员体验。在吸引会员的问题上,由靠感情的维系向让会员感到在车协能学做人、学做事,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追求过渡。注重会员体验,呼应上文腾讯邮件中“致力让用户获得更多体验,更多价值”。

结束语

     当我们看到那天晚上,站在舞台上的前辈们讲述车协从创立以来发生的那些故事时,我们应该知道车协应当不断向前,而不是让它在我们手上平稳过渡。富不过三代谓之如何?谓之败家,我们都是车协历史的创造者,青史留名还是背负骂名,全看是否努力去做。你我何德何能,能有幸参与运作这样一个优秀的协会;你我三生有幸,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享受无尽的资源。那你我又有何资格在此懈怠蹉跎?我们必须对这里的每一次改变,每一点进步负责,为了又一个十年后看到一个更好的车协去做事。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愿你拥有翻天覆地的力气,有运筹帷幄的智慧,有头破血流不足惜的勇气,去想、去做、去闯。

     
      愿我们的车协永不止步,代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尽。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20:3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梦阳 于 2014-3-20 11:37 编辑

二、        有关车协日常活动和组织架构的整顿、改革与创新



1.关于活动



(1)        不要忘了我们靠什么起家,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老调重弹,我的观点仍是车协管理层要强化对日常骑行活动的管理和重视。

我们是自行车协会,会员加入协会的第一愿望是要骑车,协会的一切活动是建立在骑行活动的基础上的,协会的精神、理念、故事、情感都是由骑行而产生的。骑行就是我们的生命,就是车协这趟列车滚滚而前的源动力。

反观现状,活动组织者对日常拉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拿这学期第一次去辛弃疾故居的拉练来说,暂且不论拉练的形式、意义,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做的就很不好:拉练整体环节松散,骑行安全意识较差,从各校区出发到分队完成后,两队队长协理都没有询问过是否有第一次参加拉练的会员,没有讲解骑行技巧和手势、口号,没有强调骑行纪律,没有强调各职务的注意事项;技术员准备不足,新会员职务锻炼不充分。最令我伤心的是,由我牵头的上一届主席团辛辛苦苦给大家争取到的公用头盔,在洪楼已经连续两次拉练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分发,甚至连自己有头盔的带队人员都不愿意拿出来戴上。不知大家作何所想?没有拉练的规范性,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没有对安全骑行的敬畏之心,作为组织者的责任心如何体现?如何能看出你热爱车协希望它变得更好?你回到宿舍回想起这一天的过程是否感到后怕?假使出了事故我们的肩膀能否担得起这份责任?

一个会员在评价车协的活动水平时,他首先考虑的是他参加过的拉练的质量和吸引力。很多人在第一次拉练过后再也不会出现,究其原因还是对这次拉练存在或多或少的失望,而不愿继续下去。连拉练过程中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好,只会让人感到车协这帮人很水很业余,这是协会其他各种优点所无法掩盖的。

人们总是在最平常工作,最熟练的操作上放松警惕,就如同我们在最普通的骑行活动上放在松了要求一样。走过十年时光的车协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不能忘了我们靠什么起家,为了什么而出发?

就像315那天晚上彭辉老会长所说的那样: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了让大家享受到骑车的乐趣。

仅此而已。

把所有能考虑到的环节都准备好,把所有队员的安危放在自己心头,把给队员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作为每一次拉练的终极目标,骑行的乐趣,组织骑行的乐趣就纷至沓来。

要想改变,无他,唯用心耳。



    (2)精耕细作,学会“做减法”。



    如果把协会比作农田,把活动比作作物,那它的经营方式绝对是粗放式的,什么作物都能种,种了都能活,但是收获的产量实在不敢恭维。从新一学年开始,主要的的活动有无车日宣传,纳新,新生见面会,体训、拉练,黄巢拉练,包饺子,总结会,会刊,315晚会,趣味运动会,自行车文化周,爱心速递,修车、队医培训,义务修车,清明、五一拉练与社会实践,北京比赛及选拔,药乡选拔……

如此多的活动分布在一学年里为数不多的可以活动的时间里,用杨幂的话说,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摊子摊得太大,容易累断腰。

活动多,工作量必然加大,零零散散的琐碎事如正月最后一天顶的一头乱草,老大发来的飞信提示音每天像嗡嗡作响像蜜蜂一样在你身边缠绕,你还能大声地喊出,我听不见吗?

想问问近三年来在任的和已经退休的主席团成员,大家觉得累吗?是身体累心理累还是身心俱疲?有没有再也不想骑车的感觉?退休之后有没有再也不想回来看看的念头?

这些感觉我都有过。我想秘书长策划部长宣传部长实践部长也都有过。在个人能力、精力、时间和执行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过多的工作量对协会管理层绝对是一种摧残。

不要忘了我们最可爱的会长。据说不久不久之前车协会长竞选的竞争是异常残酷而激烈的,而我们现在呢?

除了纳新、体训、拉练、远征之外,其他的活动貌似都是沿袭上一年的传统,而没人质问过其形式意义与存在意义的比较,没人关注过活动的吸引力和参加者的感受评价,只是之前有,今年就得有,制作要精美,规模要宏大。举全协会之力,克服一切困难,不惜一切代价。

甚至去年黄巢之前,我跟几个12级的主席团建议将拉练调整到第二学期时,得到的回应是:“那不行啊,每年秋天都必须要有黄巢拉练的。。。”

我只想问一句,是谁传授给你的这个观点?是什么让你的思维如此固执而僵化?调整一下拉练的时间对各方面都方便,又有什么不可行?

会员反应不好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投入产出性价比不高的活动,能改就改,当撤则撤,会有无聊的人议论你数典忘祖吗?将协会的能力集中于最基础的骑行活动,集中于几个精品文化和实践活动,或者开发一些新的活动形式,不是对协会进步的一种贡献吗?

粗放式的经营看起来很美,但是其中是酸是甜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打肿脸来充胖子,疼的终归是自己。



     (3)合纵连横,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做公益,做实践,做晚会,甚至办比赛,都不是我们的专长和强项,如其闭门造车,不如多联系学校内外有经验的、专门性的组织,向他们学习方法、创意、思路,或者拿出我们的项目与他人合作,将我们的活动质量再提升一层次。

举几个例子:我们的爱心速递,义务修车和无车日宣传等实践项目,可以和学校的青志联、爱心协会或环保协会来合作,利用他们的人力做一些申请场地,收发快件,前期宣传的工作;山大创行有个“梦想旅行”的活动,参与者把旅行中的风光记录下来,再由这个团队展现给偏远地区小学的孩子们。这个活动车协去做再合适不过了,甚至我们也可以借鉴其创意作为学期中的社会实践项目长期坚持下去。

再比如山大也偶尔有学生组织会请来一些名气或大或小的文艺或野性或哲理的小青年,今年有大冰卢思浩卢庚戌之流,之前有马伯庸亲王,我们在这方面好像还没有什么先例。现在中国驴友骑友千千万,请个稍微有点名气的估计就场场爆满了,找个媒体,拉点赞助,差不多的投入取得截然不同的宣传效果,何乐而不为?

不耻下问不丢人,低头求人也不丢人,打前站的时候能为了几块钱跟店家磨半天好话说尽,还有什么人是联系不到拜托不了搞不定摆不平的?


     
     这一部分告一段落,加个小插曲:

14年3月10日,腾讯京东公布协议,腾讯以约2.15亿美元入股京东,拿到京东15%左右的股权,并可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的股权。京东则将收购腾讯旗下QQ网购和拍拍网的100%权益、物流人员和资产,以及易迅网的少数股权和购买易迅网剩余股权的权利。与此同时,腾讯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评论者说:“腾讯狠心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电商业务,把重复的、不盈利的、前景不好的、不擅长的统统砍掉,交给战略投资的垂直巨头去运营。”


马化腾的内部邮件说:“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让我们在激烈的行业变化中始终保持激情和战斗力,不断突破。未来腾讯的战略方向:一方面,对于我们的现有平台和核心业务,精耕细作,打造精品,围绕核心平台为用户提供精品服务;另一方面,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并积极牵手产业链上下游的优秀合作伙伴,致力让用户获得更加体验、更多价值。

  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一个需要敬畏的行业,一个颠覆或者被颠覆的行业。为了赢得客户垂青、我们需要聚焦精品,并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为了不被颠覆、我们要心怀敬畏;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变化无常,我们也需要前瞻思考,主动求变。这就是我们所拥抱的互联网,让我们努力连接一切,让世界变得更好!

“精耕细作,打造精品,提供精品服务,强强联合”,和这一部分相关。“致力让用户获得更过体验,更多价值”,将在下文第三部分的其他问题中提到。

车协在山大,与互联网企业中的腾讯有异曲同工之妙。规模上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底牌是巨大的流量资源,即协会庞大的会员基础和影响力,车协的人人主页、微博、飞信、微信随便一发就是几千人的关注度,能够提供强势的、覆盖面广的宣传推广。专业上我们可以说远超其他校级社团,已经在全国高校车协圈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我们还有良好的口碑和认可度,和车协合作的组织、活动也会打上“靠谱”的标签。

小道消息,学校在进行学生组织改革,校社联极有可能并入学生会,成为其中一个部门。没有得到社联方面的证实,但是我们学院的确是这样变动了。

时势造英雄,时势是什么?就是上面待证实的这句话。实力上坐拥会员、专业、口碑这三大底牌,再加上现在这个利好的形势。各位野心家,想不想拉到几个规模、影响力较大以及和我们关系较好的协会,成立个“第二社联”?

不要再说说学校打压我们,社联团委为难我们了,只要在安全上不出事,成立个民间小组织,在校内办几次联谊会、经验交流会、社团建设小论坛,意淫下到时候是不是轮到社联来求咱们了呢,哇咔咔咔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饿死了去吃饭了,大家先凑合看,未完待续,还有关于组织架构的改变和一些絮絮叨叨的琐碎事。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6-2 03:37 , Processed in 0.100100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