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建议] 【讨论帖】远征选拔评分机制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6-10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两遍,虽然大家讨论的我不能全部都理解,但也想说说我的想法,欢迎拍砖~~~
我觉得在目前车协的体制下改革远征选拔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公平与合理的问题
首先对于震姐所提出主席团评分的两个方案有几个疑问:
先说说主席团评分的方法一
1、在"突出贡献"中依据在会衫、会刊制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来制定加减分。
   我觉得这种看起来很公平的方式存在另一种不公平。想想我们在组织这些活动、安排负责人的时候,并不是面向所有会员,是不是存在很多校区间的差异。比如,活动所在校区的小会员参与的相对来说就多一点;再比如,参与这些活动的小会员很多都是老会员依据自己的了解所确定的,那么,这对于那些组织活动者不了解的小会员来说是不是就有点不公平了。(当然,这里不是对这种组织活动的方式有什么意见,只是觉得以这个作为加减分依据本身存在不合理性)
   再者说来,怎么样才算是表现突出者呢?做得多还是做得精?这个多少与多好也是相对来说的,那相对的标准由谁来决定?如果有些人只是帮助负责人策划筹谋,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等,而他做得这些不一定被大多数人所了解,那这算是表现突出吗?上述这些问题在遇到确定名额等方面就可能造成不公平。
2、把“日常表现”量化来制定加减分
        不可否认,会员活动的区间大多数就是自己的校区,体训、拉练、检车、策划活动等方面的校区差异很明显,也跟每个校区的客观条件与老会员的做事风格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校区从开始就没有组织会员写新闻稿、画海报,在视频制作等方面也没人引导,在探路等方面也没老会员鼓励与带领。那这样是不是该项就不能加分了?或许,你说活都是自己去找的,那我觉得对于一个对协会不大了解的小会员来说,难度是不是有点大?
        总而言之,我觉得量化日常表现的前提应该是所列举的大多数活动项目对于每个参选会员是可实施的(就是说你有机会去做,这个机会很多时候并不能单纯凭小会员去寻找)。
3、在“特殊表现”方面
   第五点“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者”是不是有点抽象。这个在实施的时候怎么判断呢,是凭主观感受呢还是从所做的事情上呢(如果是后者,那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展示你的团队意识并让大家都意识到的)
   第六点“在社会实践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详细说就是热爱实践,有较好的理解,并能坚持做下去 ”是不是与“日常表现”中第六点“积极参与日常社会实践策划者”有点重复了。
4、关于减分方法
   所列举的都有道理,但我觉得具体评判起来还是有点难度。怎样做就算不尊重老会员呢?这个标准很难统一吧。比如,在报名拉练后早上出发前临时说自己不去了,也不多做解释的行为算不算不尊重老会员呢?再比如,有人因为性格等原因,发表看法时态度激烈,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可能他并没有这个本意),那这样算不算不尊重呢?或者,最常见的现象,老会员讲事情时,自己在忙活自己的事(可能也听见了,但没有认真对待),这样算不算不尊重?
  然后关于骑行技术差的标准也很难讲吧。这个技术也与体力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相信大家都懂这一点。再说,每个人的体力、技术等都在不断变化,而每个人的变化老会员都能及时了解吗?具体评判一个人的骑行技术是否比较差也很有难度。
5、另外,这种制度对于主席团想去参选远征的会员来说是不是有明显优势。我不是在否定他们为协会的付和贡献。只是觉得如果这样实施起来,很多想为协会付出却没捞着机会付出的小会员是不是可能就没机会远征了。总之,我觉得表现和贡献不能成为绝对标准,不能因为这个,失去一些有潜能的远征队员。

关于主席团评分方法二
继续沿用投票法,在今年的选拔制度上做了部分优化,我觉得与方案一相比更具合理性。
但这样就少了很多具体的量化上的公平,主观感受占很大作用。我没有亲身经历主席团会,也不好具体发表什么评论。
就有几个疑惑。
如果10个人里有8个人对A不了解,那么他对A的评价和感受是不是大多数来自剩下的2个人对A的描述和评价?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不大合理。
参与评选的主席团成员各有差异,每个人对协会的理解、做事风格、性格等也不尽相同,是不是有些参与评选的老会员对于小会员的认识了解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时候出现偏差呢?如果这些偏差没有其他人了解,是不是就不公平了。
校区这个问题不可避免,有没有单独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考虑?我觉得想让一个老会员放弃自己校区小会员反而力挺其他校区小会员可能有点难度,毕竟大家可能都很优秀,只差一点点,两者选一的话也没有绝对,一般来说,我觉得对大多数老会员来说,选择自己校区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
    蒽蒽,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我觉得目前只在量化远征选拔制度上下功夫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改革,达到我们所设想的公平、合理的目的。还是得从我们平时协会的管理制度、从主席团成员的构成与任务分配上着手。应该量化细化的是我们平时小事,把这些做好了,或许,选拔队员的时候就会少纠结一点。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对每个参选小会员的情况有比较深入地了解,是不是会更好些。
        我想得不全面,就举两个例子吧。以后想到再补充
        1、活动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比如体训、拉练等最日常的活动,在流程、内容上各校区各时间段存在很大差异。体训时有时候不统一跑步,每个人跑步的时间不一样,圈数不一样,这样又怎么来实施“出勤”这项里面所提到的“所有会员上跑到开始跑步后不再签到 ”;比如,组织探路时各校区态度不一样,有些重视有人带领,有些不重视无人管理。是不是可以规定各校区都应鼓励引导小会员探路。比如,若两校区联合拉练,那么两个校区都得派会员探路(当然若有特殊情况可以再做相关处理)。这样可以提供给会员更多的机会,避免因校区差异而导致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再比如,在组织策划活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在选取参与人的问题上重视起来,尽量让大多数想出力想锻炼的会员有机会去做点事。
        2、对于认识了解小会员、提高自己认识上面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
     比如可以加强主席团成员间的交流,尤其是自己校区间的主席团成员。可以定时一块聚一下,开个小会,聊一下自己最近发现的问题,对某个小会员的新的了解等,久而久之,不但有利于校区内部或主席团间的工作思想交流,对自己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对于认识小会员也是种有效的方法。我觉得要是在一年中能多召开几次“关注小会员交流会”,那么等到远征选拔的主席团会的时候,大家对参选队员的认识就会很不一样。

字有点多,大家尽量看,有没表达清楚的欢迎来纠正我,有不合理的想法欢迎批评指正。:onion17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6-11 08: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蔡振瀚
我懂得你的意思,这么看来,我的想法是通过改革日常来优化远征选拔制度,你的想法是通过远征选拔制度来让日常活动更好。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1、我看到了震姐说的要建立新的选拔机制,但我疑惑的是,有了这个机制以后我们的日常究竟能有多少变化。我不是对协会没信心,只是觉得只有一个抽象的制度在那,我们就能知道一切日常怎么去做了吗?或许积极性可以带动起来,或许如你所说,小会员主动地去做很多事,老会员积极地带小会员,但我觉得这种情况很理想化。我们都想积极,但现实是怎样的呢?有多少人一年之内激情不减,什么事情都很主动?再者说来,这样调动起来的是不是只有想去远征的人的积极性?那那些不想去远征的人呢?还有像我这种一开始对远征没啥想法,对协会了解之后又特别想去的人呢?那这样协会是不是只在培养远征队员?一切为了远征队员在努力?且不说远征的分量没那么重,这样以后我觉得很多其他小会员的利益就会得不到保护。比如,有人加车协就是单纯喜欢跟一群人骑车玩的感觉,对协会贡献自身锻炼啥的也没多考虑,也没想去争什么远征名额,当“积极分子”等,那这样话是不是探路的机会都被想去远征的抢了,会刊会衫等活动的时候参与的机会也会减少?还有对于出来活动比较晚的会员呢?或许他很优秀,在目前的选拔制度下可以选上远征,但按加减分来算的话是不是分就会比较低啊。


2、你说“对于一个不大了解协会的小会员来说自己找活干难度太大,这个情况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新的制度已经发到他手上了,一整年的活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会找活干的。”我觉得这种想法有点理想化,说实话,我当初也抱有这种想法,可能是我个人原因,反正我是做不到。举个例子吧,每次拉练一般都有探路,我从开始加协会就想着能跟着去探路,于是报了实践部,被告知有探路就会来找我。但一年过去了,也没人来找我,我们接触的东西就是啥时候检车,啥时候拉练,组织者的工作流程开始我也不清楚,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去找活。等到自己慢慢去明白这些东西,一年的活动就要结束了。再比如,会刊制作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但这个参与名额怎么产生、每人的任务分配等我想不是通过一个远征选拔制度就能改变得了的。这里你说用它作为一种激励和引导,但具体怎么做还是得从日常小事中去细化。


3、你说“如果制度出来了,肯定会有配套的执行措施”。我觉得这是我们俩想法的汇合点吧,都在强调这个“执行措施”。只是我希望的执行措施不是一切为了远征而制定出来的,而是以远征的要求为模板,面向全体会员的措施。制度本身是好的,出发点没错,但就是如果这个“执行措施”没实现好,这种措施就又会造成另一种不公平,甚至还不如以往的模式;再者说来,就算严格执行这种加减分制度,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把远征看得过于重要了,协会培养的人才只是要去远征的么?会不会有点走偏了~~~


4、我不是很赞同在下一年就把措施制定出来,在下一学年开始实施。一个制度只有实践过才能知道是否合理,只通过讨论得出的制度谁都不能说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变革如果不成功,很可能会牺牲掉一些优秀的想去远征的人。或许你说协会发展需要变革,我们需要进步,我们应该大胆变革,如果成功了,受益无穷。但我想说,如果要变革,对协会负责,变革的初衷不应只是为了远征队员,至少是面向全体活动的新老会员的,远征不是协会的全部吧。


5、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协会和其他学生组织的不同之处。我得出结论,我们本质是个学生社团,不是学生会、团委等权威机构,也不是社联等服务机构。我们的目的应该就是让加入我们的会员的利益得到保障,会员在协会里成长(个人理解,还望见谅)。所以像学生会那样的等级森严的管理模式不适合社团,我想把每个会员用分数来衡量也是没有多大必要的。
~~~~(>_<)~~~~ 又啰嗦了~~~sorry~~~~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6-11 08: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树 于 2012-6-11 08:49 编辑

回复 12# 蔡振瀚
再简单总结一下想法,不是否认制度本身,只是想把重心放在协会的日常里,日常做好了,才能让优秀的会员涌现,这才是根本。
本楼点评(0) 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QQ|小黑屋|手机版|北大车协|车协主站

GMT+8, 2024-5-3 18:28 , Processed in 0.10782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