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醒来,乏力,不舒服。或许是中午吃得有点辣,胃没顶住;或许是门窗关太紧,缺氧;或许是水没喝够……不知道,不懂,没学过。
感觉自己上号这二十四年来,很多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很惋惜。
什么是浪费时间,或者说,浪费生命呢?
纵欲享乐?不务正业?不,不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
说别人“纵欲”或“正业”本身就是伪命题,是道德说教。毕竟,“务正业”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甚至还是大得多的欲望——“工作狂”也是一类“纵欲者”,毕竟一般说来,工作是有目的的,不论这个目的是求权谋利图色,还是什么所谓的新教伦理。
是的,目的。想定义什么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可以通过界说它们的否命题,也就是什么是珍惜时间、什么是珍惜生命——而这也就可以归于人生观。
如果一个人不是虚无主义者,那么他的生命是有一个比较直接的目的。对于那些喜欢说别人“纵欲享乐”、“不务正业”的圣人君子们,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鞭策别人服从于现有的社会伦理等级秩序,要么就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要么给领导老板做牛做马。所谓仕途经济学问家,如是而已,但到头来,还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我说,如果一个人明确地知道自己是为了享乐、为了声色犬马,那他如是做了,便不算是浪费生命——而反倒是把生命消耗得恰到好处。
偶尔会感叹,为什么曾经的一些哲学家、科学家,往往都不止精通一门学问。而为什么我就生得如此愚昧无知?
愤世嫉俗的我,不得不把一些我不能决定的事情,也就是类似“宿命”的东西当作我的精神鸦片——是啊,他们是贵族,是有闲阶级,他们总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感兴趣的事情,而人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总是效率极高的。反观我自己,坐在实验室里干活,只想能偷一点懒就是一点懒,毕竟我又对这玩意儿不感兴趣,多干少干也不给我多发钱、多给我一个学位,我多干我就多亏,不如磨洋工摸鱼,反倒还赚些。
以前不知道从哪里看的,好像是一个很有名的人,别人问他为什么读书那么快。他说他就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起,效率就极高。我觉得是有点道理的,我也想要这样……而不是总因现实情况所迫必须先完成手头不愿意做的事情。
很多次,当我在实验室待不下去了,想回宿舍睡觉时。回去了反而不困了、睡不着!我就反思,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根本就不是想睡觉,而是单纯地不想在实验室待着,但又因为暂时并无别处可去,所以我以为我自己想睡觉。
据我观察发现,家境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小孩更容易沾染网瘾。我总是觉得,他们并不是真的喜欢玩手机、打游戏。而只是因为他们不想被逼迫着学自己不爱学的东西,同时,电子游戏又是他们目前可选择的最好的娱乐方式了。毕竟他们的父母没钱,也不愿意给他们买什么贵运动器材、摄影设备,不可能让他们得到谷爱凌的那种教育……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总鼓励年轻人,尤其是平头老百姓家的年轻人,多去接触一些事情,多了解这个世界。在更多的可选项中,决定自己这一生究竟该怎么过。
这好像又回到了我的上篇日志的主题——“做一个有内容的人”。或者说,“做一个具有肯定性姿态的人”,希望知道自己明确想要什么。
但否定性姿态总是必要条件,你只有不断地知道自己“不要这个”,也“不要那个”……才能最终找到“只有它才是我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