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单车菜鸟,现在仍然是一个无车无装备无技术的人。“三无”产品。
西校区,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大二上学期加入车协,车龄一年半而已。
露面机会不多,不过药乡、雷达站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了。当时感觉很爽,可是回来之后就发誓这辈子有且仅有这一次被车协大大欺骗的经历。跟一群车协牛人爬雷达站的那一次,半死不活得想要回西校,结果因为不认识路,只好奉命陪田同学去了南新再折回来,哎。
在车协很开心,因为大家都豁达开朗热情简单傻气。XD
上个学期,去台大做交换生,没有绩点的压力,就骑着脚踏车到处乱逛。
本来是想以一种健康无污染的方式去看看台湾的风景,结果我还是觉得自己被单车社诈骗了。不是爬山路爬到崩溃,就是被台北的雨湿透透,或者在北海岸被迎面的海风刮成大饼脸。更要命的是,这群人总是骑很远,去觅食...爬个坡去平溪,为了去寻找<那些年>里出现的铁路,更是为了吃豆花逛老街;去乌来爬个坡,后来才听说是因为主办人想吃那家半山腰的牛排?...
在台湾,有很多河滨脚踏车道,沿路是怡人的风景,抬头是澄澈的蓝天。周围很多阿姨大叔在悠闲骑。骑车,更像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自己对单车有多么大的热情。大二的时候,以专业课繁重为理由,没有买车;暑假的时候,以做实验为理由,没有参加远征的选拔(选上的可能性估计也挺小的)。我可以用一切貌似正当的理由安慰自己,可心里面埋下的是深深的遗憾。
1月11号台大的考试结束,因为一时冲动,我把原本计划好的铁道旅行改成了单车旅行。隔壁宿舍里也住着一个很冲动的女生,我们一拍即合。什么也不会什么也没有的两个人,就开始了到处借车借装备借工具的过程。脚踏车、马鞍袋、携车袋、车帽、车衣、气筒、内胎、补胎片、内六角、手套、地图、车票、住宿预订...两天的时间,居然全部搞定了。
我们的旅程从台北开始,14号早晨6点先从台北搭台铁到彰化。拆车装车、补胎、调刹车这种活儿,都看车社别的人干过。但是如果路上出了问题,一定是我第一次练手。13号的晚上,两个人没有好好睡觉,绝对不是激动得睡不着,而是都在写期末报告...写到凌晨一点...好吧,那我抓紧时间练习一下拆车、装携车袋好了,顺便教一下车友窦同学,就在深夜的走廊上。额,问题接着就来了...车袋实在太小了,车根本装不进去...只能拆货架了,把里面的东西背着...额,还是不行,把座子调矮一点...额,还是不行,把脚撑拆了应该就好了...额, 那个螺丝生锈了硬是转不动...累死了,坐在走廊的地上,实在有点绝望了。看了一下表,已经凌晨四点了。好吧,怒了,最后用力一次!只听到走廊里几声嘎嘎的巨响,螺丝转动了。顿时老泪纵横! 就这样,一直折腾着,到了四点半,两个人骑上车,向台北车站奔去。我们的旅程就是这样的开始么?
大概要解释一下了。在台湾,因为脚踏车环岛的风气非常盛行,政府有这样的规定:脚踏车如果可以拆了装进携车袋,就可以当行李直接背上火车,免收行李费;如果不拆车,可以将车放在脚踏车车厢,加半票。不过有脚踏车车厢的车次不是很多。因为时间和路线原因,我们两个的旅途要拆装车4次,搭四段火车。所以你可以想象,我现在拆装车速度还是可以的。动作如果不快点,就赶不上火车。我终于发现,没技术,没关系。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火车要开了,不会的都会了。
第一天:台北—彰化(台铁)。骑车玩鹿港。彰化—台南(台铁)。住宿台南。
第二天: 骑车玩台南市。台南—屏东(台铁)。住宿屏东。
第三天:骑车从屏东到垦丁,80公里。沿路欣赏台湾海峡、亚热带风光,去附近的景点。住宿垦丁。
第四天:骑车从垦丁返回屏东。屏东—台北(台铁)。
我们的路线是西海岸,难度不大。到了南部,进入台26线之后会有比较缓和的上上下下,吹海风。本来想要很快彪到垦丁,在垦丁玩。结果半路改变主意,去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泡了近三个时间,黄昏的时候才向垦丁赶去,于是就悲剧地迷路了,悲剧地夜骑了,还悲剧地下雨了,悲剧地海风加大了,悲剧地忘记带雨衣了...我们一直想要重新回到台26线, 结果和台26线就一直隔着一座山,绕了很大的圈子似乎才从小路走到一条大路上。那个时候已经晚上8点半了。我淋着雨实在不想抬头,就问队友说,“快看路标,我们到垦丁还有多少路?”队友抬头瞅了一眼,说,“还有26公里啊啊啊!!”当时五雷轰顶,以为要露宿街头了。我绝望的抬头看了一下...幸亏我绝望地抬起了头...“你妹啊,这是台26线的意思好不好,想气死我...”
第四天也不好骑,坡其实很缓和,只是狂热的东北季风会把下坡也吹成上坡。在山脉旁边骑的时候还会有落山风,有一种被一个大巴掌横着扇到飞驰而过的车上去的感觉,有点吓人。速度5千米每小时的样子,手臂疼。
回了台北,又跟着单车社去了台湾东部,骑花东纵谷线。上上下下,一群人,一路悠闲玩,吃吃喝喝。虽然只有五天,风景也没有大陆的壮观,可是回忆里,那些花海、油菜地、白云、山脉,还有大家有说有笑的声音,都让人留恋。想象咱们车协的远征故事,应该更加精彩绚丽吧!其实我觉得,风景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走在身边的人不同。
回大陆之后,看电影《练习曲》,发现里面有很多风景出现在自己的相机里。后来又看了电影《转山》,趴了一下关于西藏骑行的帖子,真的希望这些风景也出现在自己的相机里。对于一个无车无装备无技术的“三无”人员,这会不会成为可能呢?车协的人有想要一起出现在我的相机里的吗?大三下学期了,在车协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