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2025远征总结贴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博元 时间: 3 天前
标题: 2025远征总结贴
2025远征总结帖
1.成员组成(21人):
郑博元(队长),杜思卿,李卓浩,陈昌源,高在濠,匡乘志,周杰,曹宇轩,国自强,刘一霖,柴俊泽,李晓睿,陈思瑾(退队),郭怡心,马悦宁,曹昊晨,李睿远,李朝阳,许涛航,李婧,徐一峰,卢茂阳
2.日程安排:
7.4最后一门考完
7.6模拟远征--七星台,早八省博集合
7.7打包车,美利达自行车(唐冶店)
技术员小组联系顺丰快递车到住宿点
7.8出征仪式
上午9:00中心地库集合,与老师开会举行出征仪式
下午2:00大成广场集合拍大合照,穿远征衫,带手环
7.9早上6:30济南站集合,拍大合照
中午抵达住宿点
下午医院查体(学校要求)+装车
晚上开会
到达西宁之后自行选择是否参与环湖,最终参与环湖的人数为总人数一般左右
日期 | 路径 | 里程/km | 爬升/m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43 | 7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56 | 280 | 雨骑 |
| | | | |
| | | | |
| | | | |
| |
|
| | 123.4 | 285 | 长距离修路+戈壁滩 |
| | | | |
| | | | |
| |
| | 134.06 | 412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76 | 844 | |
| | | | |
| |
| | 106.55 | 1024 | 远征DLC |
| | | |
| | | |
| | | |
| | | |
骑行天数:21(远征部分)+5(环湖部分)
整日修整:5天
社会实践:5天
半日修整:4天
总里程:2250.41km+579.85km=2830.26km
总爬升:10601m+3075m=13676m
单日最长里程(远征):134.06km
单日最大爬升(远征):1010m
日均行进里程(远征):107km
日均爬升(远征):504m
雨骑:8天
3.骑行情况:
(1)路况:
本次路线东西向跨度较大,路况情况差别较大,像是第一天骑行终点沙河驿镇,路面尽为坑洼、积尘、大车,但路线整体情况较好,其中在骑行至兰州时(国道109)车道较窄,上坡时多弯道,时常与大车挨得很近,途中经常碰见修路的情况,在前站的帮助下多能顺利绕过,不需要大改行进路线。远征前半段即110国道路况较差,非机动车道有很多碎石,易打滑爆胎,在机动车道有很多炮弹坑,行进时需注意速度,尤其是下坡
(2)气候:
今年路线海拔整体上升,因此温度方面比较适宜骑行,在前往北京的三日里,温度大多在20-35℃,爬升到一级阶梯后当日最高温度基本维持在30℃,因此队员中暑情况几乎不会出现,在爬升到二级阶梯时,早上的体感温度就已经较冷了,爬升至三级阶梯后(环湖阶段),早上通常只有4-7℃,需穿保暖衣物御寒
但是今年降雨情况异常反常,远征几乎被雨撵着跑,大大小小雨骑加起来总共有8天,其中多半为整日雨骑,离谱到甚至连戈壁滩中都积蓄了一片小湖,因此今年选择货拉拉的人数比较多,在雨骑后一般选择服用姜汤以及板蓝根预防感冒,幸运的是,我们的骑行计划完美的避开了所有洪水,出北京后北京发洪水了,出呼市后呼市发洪水了,出兰州后兰州发洪水了...在面临不可避免的雨骑时,首先提前需要关注天气,在途中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山青天气进行预报,比较准确,雨势很大是需要临时找地方避雨,待雨势减小后再行出发
(3)物价水平:
途中物价水平普遍正常,仅在青海湖与北京两地物价较高,通常选取镇级及以上地级市作为修整点,午饭晚饭多为八菜一汤配以主食,主食从东向西由米饭逐渐过渡为面条,餐饮均价维持在20元左右,住宿情况差距较大,有时十几块就能住到单人单床,大部分住宿还是能限制在25元以内,在8.3中宁县—五合乡时,遭遇瓜农收获季,完全找不到住宿,临时选择向前行进,最后还是幸运的没有露宿街头,选取住宿时应尽量保证独立卫浴、人人睡床,越往西行进,老板可能会对这种多住人的现象征收额外水费
青海湖附近物价偏贵,一般选择吃面、炒饭解决伙食问题
(4)骑行中的休息和补给:
远征队行进继续保持行进一小时休息15-30min,视情况而定,国道附近基本不会出现长距离无补给现象,出北京的第一天即翻越明十三陵一段,途中补给较少,在巴彦淖尔—蒙西镇途中遭遇长距离修路+戈壁滩路段,但是在路旁总是能刷新出补给点,总体来讲,路上少有碰见断补给的情况,在修整点一般选择前往零食店、小卖部等进行物资补充
(5)队员与车辆状况:
队员全程大大小小摔车若干次,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蒙西镇—石嘴山路段,一队员因压到路面石头中心不稳导致摔车,手腕处软组织损伤,在银川修整过后勉强可以正常骑行,还有一队员从模拟远征开始伴有低烧症状,远征断断续续烧了一路,具体原因未知,其余摔车大多无碍,为轻微擦伤、划伤。今年每天行进的里程普遍较长,单日骑行时间普遍较长,大约在晚上六七点钟才抵达目的地,屁股磨起泡是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详见队医总结贴
车辆机械故障较多,其中爆胎约78条(仅远征),在兴和—卓资段单日爆胎数更是达到10条之多,其余常见故障多为货架故障、变速不准、蹭碟,不常见故障有断变速线、炸外胎、碟片形变,具体详见技术员总结贴
(6)社会实践:
本次远征社会实践围绕边疆研究院展开,主要在呼市的内蒙古研究院开展,分为三个方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自今年四月份开始着手联系内蒙古研究院(此时还未正式成立),得知揭牌时间刚好与远征重合,便与学校联动开展了本次的社会实践。具体详见社会实践总结贴
在实践策划阶段,与团委老师交流过本次远征社会实践的想法,团委老师非常重视本次远征的社会实践项目,也由远征的边疆研究院社会实践模式抛砖引玉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校级专项“万里边疆·强国有我”项目,团委老师对于本次远征的社会实践帮助莫大
在社会实践时,了解到校长会来参与内蒙古研究院的揭牌仪式,原计划揭牌仪式于7.21-7.22开展,但活动临时延期,最终选择在大队到达巴彦淖尔时多修整一天,从中抽取一部分社会实践骨干成员重返呼市,参与本次的揭牌仪式活动
(7)特殊情况:
本次远征特殊情况较多
首先,本次远征没有人担任协理一职,途中尝试采用轮值协理的形式,实际效果约等于没有,我个人觉得远征缺少了协理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其一在远征前期这一段最需要纠正骑行纪律的时候,队长在队伍的头部很少能观察到队伍后半部分存在的问题;其二队长的精力有限,想要一个人照顾到二十多人的庞大队伍还是太勉强了;其三远征如果途中面临重大决策,这时候队长可能连一个一起商议的人都找不到。在此还是更多的鼓励往届远征队员/具有长途骑行经验的会员担任协理一职。
第二点,在队伍抵达山海关时,学校临时要求远征与行疆全体队员进行心电图检测,还好车站旁就有一个医院,距离很近,不算麻烦的完成了
第三点,在7.26早上起床时发现全景相机遗失,说来奇怪,前一天晚上摄影在卸驼包时将全景相机与运动相机放在了一旁,但在这期间设备旁边一直有我们的人,当摄影再去拿设备时就只剩一个运动相机了,本来以为是哪位队员拿走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遗失,于是留下了一个后骑报警处理,尽管据理力争但最终被警方定性为遗失,查监控刚好处于监控死角,于是配合警方做好笔录之后选择货拉拉追队,至今未果
第四点,在7.16使用无人机拍摄时,将无人机降落时,一大运忽然逆行超车,小飞机不幸被大货车碾成了饼,好在所有设备的摄影素材基本都是一天一导,素材没有损失,无人机也通过极速换新几乎没有耽误使用
第五点,在社会实践部分提及过,原计划于7.21-7.22开展的揭牌仪式延期,大队做完社会实践出发后又接到通知校长将于7.28抵达内蒙古研究院参与揭牌仪式,经过考虑决定大队在行进至巴彦淖尔时多休整一天,选择部分社会实践骨干成员重返呼市,当时的考量是不论是车协的远征活动,还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如果能有校长的露面那么无疑裨益是很大的,现在看来车协能够在迎新晚会上台独占一个节目以及远征行疆双重点立项离不开这次活动的出席
第六点,在7.30后方掉队人员在追队时,不慎与一停靠在桥上的小轿车发生剐蹭,当时赔了车主500块,追上队伍后在队员的提醒下桥上应当为全路段禁停,于是选择了报警处理,最后经过扯皮将五百元追回
4.赞助情况:
本次远征谈下了与黑鸟单车赞助商的合作,为行疆远征每位队员提供了码表、车灯、尾灯等整套骑行装备(个人觉得app和码表都很不好用),而每位队员需要在黑鸟单车app中以及小红书中按要求发布文章提供曝光量,具体合作文件见附件
5.b站合作情况:
本次远征有幸与b站官方开展s级合作项目,这说明发展自媒体矩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合作中我们选择了与up主笑敛爱骑行合作发布视频,我们负责骑行过程中视频素材的拍摄,笑敛负责后期的剪辑,原计划笑敛会与我们共同骑行一段距离,但是时间安排不开最终没有实行,最终b站视频也是收获了22.4w的播放量,说实话并未达到我的预期效果,这种官方推流的合作机会很宝贵,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拍摄素材:队伍中摄影一职为轮值担任,想要剪出一个好的视频同时需要一个优秀的脚本与优秀的素材,但是不上手剪过视频很难直到什么样的素材是真的有用的,拍摄的素材中有很多无意义的镜头与重复的镜头,后期筛选素材压力也很大,通过成品视频也能明显看得出来缺少空境,队列骑行的镜头过多
(2)合作up:选取笑敛爱骑行作为合作up有利有弊,好处是笑敛几乎是骑行圈内的头部up了,跟笑敛合作发布视频流量上会收益更大,坏处是笑敛现已毕业,转为全职的骑行up,后期在剪辑视频时他本身既有骑行计划又有商单任务,于视频剪辑方面比较乏力,最后的成品视频还是辛苦队员卢茂阳与李晓睿进行了很大的改动,b站官方催的太紧,远征结束的又较晚,视频剪辑预留时间不足,不得已提交了还存有打磨空间的视频
(3)摄影设备:本次由于与官方合作,因此在设备上准备的比较多,大致有四台运动相机,一台无人机,一台全景相机,想强调的只有一定注意保护借来的设备,不要在最后交还的时候发现少这少那的,以及不要在熟人手里租赁任何的摄影设备,尤其是涉及到租赁费用报销时,个人经营没有公章,难以开具报销明细,而且开具发票也麻烦一些,更重要的是如果涉及到租金方面的扯皮熟人之间还是不太方便
6.写在最后
本次的远征收到了很多很多人的帮助,在出发时有很多老会员为我们送行,在途中很多热心人给我们送水又送瓜,满天星群中请吃饭与饮料的学长学姐,帮忙打包车的胖哥,在社会实践中,体院团委老师尽心尽力帮助我们争取机会、扫清障碍,还有很多社会人士欣然的欢迎我们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承蒙了太多人的帮助与照顾
这是我的远征二周目,有很多的感慨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远征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不能一昧的将远征视为协会发展的命脉,对于远征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能寄希望于远征作为将会员留任执委会的手段,平时的活动、体训开展的不好也不能总是寄希望于“还有远征呢”,远征从来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桃源”
就本次远征来说,在前期选拔成员时明显感觉出很多人对于远征并没有强烈的想要参加的欲望,这点可以从当时的5km打卡的缺卡情况看出,有些人缺卡数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离谱的缺卡数量,去年的纳新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最终留下来的萌新也不算多,这直接导致了最后报名参与远征的会员并不见得都是真正的具有想去的意愿。打包车有迟到半个多小时的、在大成广场与济南站拍大合照也是无法准时到齐的、第一次开会有迟到二十分钟的,在远征第一晚开会前没有任何一次集体活动是准时人全部到齐的。即便选拔出来远征队员了,在远征的开始大家真的互相之间就是陌生人,不论是在体训还是在拉练互相之间都没怎么见过,而且今年i人占多数,远征路上一到休息点基本就是就拿出手机自娱自乐,摄影拍摄的照片、视频几乎不会出现人像,俨然一副互相之间仅仅只是“搭子”的关系,我尝试着游走于各个队员之间,跟他们聊天,通过我为纽带将大家串联起来,但我确实不擅长与这个。我不想看见有队员融不进队伍、不想看见休息点时的寂静无声、不想看见队友间因小事而争吵、不想看到对于当日职务一些小问题上的苛刻刻薄,不想看到后骑辛苦追队却没人接车、不想看到体力差的队员每天因为担心掉队没人捡而提心吊胆、不想看到队伍因雨骑而被“冲散”,那种我想象中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不见了,但是我又有一些无力于改变这么多现实。开大会是统一思想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在山海关至呼和浩特的一路上,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怎么构建起一个良好的队伍关系,几乎每晚开会都在强调队友关系的问题,但等到大家真的到了无话不谈时偏偏到了远征结束的时候了...
山大车协,永不止步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s://bbs.casdu.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