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延琳    时间: 2009-9-20 20:56
标题: 无题
其实也不是无题,只是觉得这是篇没什么精华的文章,纯粹的个人对“家”的理解,也不觉得有几分道理。只不过今天特有感觉,尤其看了季羡林的文章后。
最近我特痴迷季羡林,每天一起床翻看几页,晚上要看得累极了才放下。一本书愣是看了好久也没看过四分之一。
言归正传吧,家,从来都赋予“温馨”。想想,其实,我到没太大感觉。今天早上翻看季老的文章,他说世上的人“都会付出巨大的力量,应付错综复杂的局面,会见性格各异的人物,有时会弄得筋疲力尽。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哪里事事都会让你称心如意呢?到了下班以后,有如倦鸟还巢一般,带着一身疲惫,满怀喜悦,回到自己家里。这是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在这里人们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而我呢,似乎没受到过什么压力与不顺。然而昨天第一次碰到了凶狠的公交小偷,心里有点刺激吧,然后就给家人打电话,叨叨絮絮的说了好久。后来上飞信又碰到灵丽姐,又说了不少。说完了心里也舒坦了。我想这就是“温馨”吧。
有可能是看电视看多了吧,觉得并不是每一个家都是温馨的,血缘关系并不能温馨永葆。这点季老就说了:“俗话说,锅碗瓢盆都会相撞。每个人的脾气不一样,爱好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信念不一样,而且人是活人,喜怒哀乐,时有突变的情况,情绪也有不稳定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更容易表露出来。”远征三十天,也是有些磕磕碰碰的吧。
常说车协“家文化”。那怎样维持一个家的温馨和谐呢?我记得黄乐富也说过“忍”。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在车协,总觉得黄乐富强调更多的是“忍”(当然我也有可能疏漏了他的话,现在也就不去翻旧贴查实了)。而根据在家的生活,所以有时听着,觉得不妥,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今天看到了,在季老书中提到“忍”和“真”。才发现原来黄乐富少强调了“真”。其实,我觉得这个或许是因为车协人都把车协当成自己的家,已经不自觉的表现自己的本性吧。比如说远征时军委为沅欣抱不平吧,大家对军委都很欣赏和佩服的。所以车协人不缺“真”。而这是我最喜欢车协的地方。
或许远征时就有人发现了,我这人说话挺无禁忌的。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还是拿军委那次来说吧。有人说我那晚的话不应该那么说,紧张前站就说紧张前站了,没必要说我们在等的时候在玩牛的事。或许吧,我总觉得说实话比较好,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自己挑你喜欢的话听,也省了我假成熟,扮世故,充圆滑。
当然“真”并不是特激动地,不冷静的说着一些不中听的气话。在这点上,我想我还是没资格教训别人的。毕竟在出大别山的那晚,我的情绪就特不好,说话说得特激动地。
这就又回到了“忍”了。中国自古就有不少教人忍的箴言,黄乐富也说了不少劝戒的话。我自认为学业不精,在这也就不班门弄斧了。
好了,也不多说了,毕竟用的是别人的电脑。
作者: 百度    时间: 2009-9-20 21:08
此贴必火。。。。。。。。先占个广告位
作者: 爱乐    时间: 2009-9-20 21:56
我说过一定要忍吗,我说大家都把自己交给这个家,互相有什么矛盾都提早说出来。别忍到最后,爆发,那样才是大问题。唉季老的真,也不一定就是那样,这东西牵扯到一些为人处事,而那些所谓的大家往往这方面不大行,然后就写些感慨该怎么怎么样。当然,真我觉得还是很适合像车协这样的家的。
作者: 和锋    时间: 2009-9-20 22:23
忍和真之间应该找一个合理的空间。
顶!
作者: 爱乐    时间: 2009-9-22 11:16
我倒不是说他错了。当然季老说出的话能不适用吗。虽然看起来很平淡的两个词。但是对他那样的大师级人物和大师级的家庭往往反而是一种感叹。因为真和忍之间如果忍为先,人反而活得不真,作为他们有深度思想的人来说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们往往忘词兴叹。
其实在咱们车协,很多时候也是人在真先,五湖四海的大家有时候的看法都不一样,但都能忍。但大多是时候那是违心的假忍,表面的忍。为什么我们经常让大家把矛盾不爽说出来。就是先让大家活真了,那样再转化为忍。只要彼此间的矛盾心结解开,互相的谅解互相能体谅,甚至有默契的避让。那是真忍,一种自己心甘情愿的忍,高兴的忍。能为友谊亲情的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远征的三个阶段吧。忍,真,忍。
“忍”要经得起真的考验,集体方可成家。不然就是火药的富集作用。
作者: renlong3188    时间: 2009-9-22 17:08
季老的文章的确让人感悟颇多。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s://bbs.casdu.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