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完成环崂山骑行
凌晨四点半,宿舍楼下的路灯还亮着,山风裹着咸湿的海雾扑面而来。我弯腰检查胎压时,手电筒的光圈里突然蹦出一只迷路的潮虫,它慌慌张张地钻进车轮辐条的影子,像极了此刻忐忑的自己——第一次环崂山骑行,八十多公里的未知,仿佛一场与山海的赌约。 五点钟,车队将近10人准时出发。前轮碾过空荡的街道,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长又揉碎。领队说,环崂山最美的风景在日出时分,而检查站六点才放行。果然,抵达仰口检查站时,天际已泛起鱼肚白。铁门缓缓拉开的一刻,我忽然想起网页里那位凌晨四点出发的父亲,他带着孩子闯过同样的关卡,只为成全一场山海之约。 六点十八分,太阳从海平面跃出。我们停在青山渔村附近的弯道,远处的海面碎金浮动,晨光将骑友们的剪影烙在盘山公路上。有人举起运动相机,有人低头调整码表,而我的掌心沁出汗,黏在车把套上——这一刻,仿佛所有攻略里描述的“最美骑行公路”都有了具象。 八点,队伍行至垭口。码表显示44公里,两位队友因补给不足身体不适选择地铁回校。我灌下最后一口电解质水,啃了几口士力架,突然想起网页里提到的非遗馒头店——若此刻能啃上一口“比脸还大的山东馒头”,或许能多撑十公里。 真正的考验从九点开始。烈日炙烤着沥青路面,爬坡时链条的摩擦声像钝刀割着耳膜。在劈石口南坡,我和一位队友再也踩不动踏板,推车时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的呜咽。这时,一个穿白色骑行服的小男孩从身后超车,车架上贴着“环崂挑战者”贴纸。“哥哥,推车也是战术!”他扭头笑出一口白牙,额角的汗珠在阳光下炸成彩虹。这场景让我想起网页里凌晨遇见的钓鱼佬,早起的灵魂总能在山海间邂逅奇妙的共鸣。 放坡时的急弯成了意外插曲。某个S弯道,前轮突然失控冲向马路牙子,膝盖擦过护栏的瞬间,网页里“颠到心脏共振”的碎石路传说在脑海闪现。幸好新铺的沥青路足够宽容,只留给车架一道浅灰色划痕。 中午11点,码表定格在88公里。站在流清河检查站回望,来时路已隐入云霭。那些咬牙坚持的坡道、放坡时灌满袖管的海风、推车少年消失在弯道的背影,都化作骑行裤口袋里半融化的士力架——甜腻却真实。 回程骑行路上,想起某位骑友的博文:“崂山环线是场与自我的博弈。”此刻才真正懂得,那些被迫推车的时刻,何尝不是另一种前行?山海从不会为谁改变坡度,但轮胎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重塑骑行者生命的纹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