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鹤林 于 2021-9-7 03:10 编辑
这几天看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我妈知道了就问我:“啊哈哈你看这本书啊,你心里觉着窝囊不?”
书看了一半,目前登场的人无一不是窝囊人,办的事也净是些窝囊事,每次我都气到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大笑。
笑够了后,心里却突然充斥着无奈和荒凉。
也许是感觉到这书中的人物皆有的共同点。自我的追寻感,人生的孤独感,生活的错乱感。
(一)有朋自远方来,亦不乐
老汪读过书,在延津算是有学问的人,年轻气盛时与人发生争执被打断了腿,随后回延津,几经波折做了私塾先生,勉强糊口。
老汪讲论语,可是讲不懂。老汪讲不懂不是因为不明白,而是倒不出来。讲到“有朋自远方来”学生们倒背如流“不亦乐乎”老汪却摇头说,圣人不乐。学生们大惑不解,老汪说:“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一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远道而来的这个人当朋友;这个远道而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怎么也听不懂,不仅徒儿们不懂,东家也不懂。于是老汪一个人留下了眼泪。
我想老汪一直挺窝囊的,怕是觉得堵得慌吧!肚里有半瓶晃荡墨水,也只能留在延津教书。在延津又遇不上志趣相投的人。
其实遇到懂的人,一句话就足矣,这便是一句顶一万句,这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懂,一万句也是白搭。
懂的人不用多,一个两个便足矣。远和近都没有关系,那是古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幸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还有什么可不快的。
(二)世上事情原来都绕
老裴常年去内蒙贩驴,常年不见家中妻。妻又凶悍,老裴在内蒙就有了个相好。这也是那时的风俗。这位相好有丈夫,还有除老裴外另一个相好。后来,老裴的相好和别人不慎有了孩子,事发后老裴阴差阳错被背黑锅。
这件事被老裴的老婆记住,老裴在家更。事情如果只是这样,只能说老裴活该。
可后来老裴老婆由骂老裴外甥多吃了三张饼开始,骂到老裴的姐,又讥讽到他姐当年偷情的传闻,说老裴和他姐都是骚包,最后竟说老裴“何不与你姐苟且”。老裴听到这一耳光扇过去,老婆接着请来了娘家哥。娘家哥最喜欢与人讲理,讲的理又真的很绕,绕到最后竟让老裴觉得老婆骂得对。夜里,老裴越想越窝囊,又想到受老婆和娘家哥多年欺凌,心一横,提起刀,下床直奔娘家哥。 老裴就快到的时候,遇见了主人公杨百顺,在树下打着哆嗦睡觉。杨百顺告诉老裴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这缘由竟和老裴的事一样绕,具体怎样我已经理不清了,大体是由丢了一只鸡,导致丢了一只羊,最后导致杨百顺恨死了老杨,离家出走。
老裴听了百顺的故事,顿时觉得,原来世间的事情毫无例外,都是绕来绕去,常情如此,于是带着杨百顺去吃面,不去杀人了。
就这样,杨百顺以为老裴救了自己性命,其实杨百顺自己无意中救了老裴的性命。这又是一个绕。
这世上事情,不乏弯弯绕绕,虽然有道理可循,却是理也理不清。
绕来绕去,好不头疼!!绕不过别人,惹窝囊上身。所以不如干脆不去理会。
实在是千头万绪,转述也做不到还原风格:dizzy:。不如亲自去读,会心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