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来远征一次发现自己的规划有很多不妥之处。最后体验也有很多比较差劲的地方,所以决定写点建议给大家,结果因为各种事情(我看主要就是懒)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写。恰逢25远征队开始报名,也算为时不晚吧。 首先从一介普通远征队员的角度做一点好物推荐: 1. 一次性袜子和一次性内裤:非常推荐,这种小东西花费不多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体验。想象一下:你在骑了一天将近100公里(有时候大于这些,有时候要爬大坡,总之就是让你筋疲力尽只想躺下来休息)之后,吃过晚饭,排队去洗了澡,下来你该洗洗身上的织物:衣服,裤子,袖套,腿套,面罩 以上这些东西都可以撂到同一盆里边洗,但你的袜子和内裤呢?它们不能跟以上这些东西进同一盆水,只能放水,拧干上述织物放一边(空间不足时甚至得先挂起来),然后再放水,打上洗涤剂,搓洗,清水漂净,然后重复上述所有操作一次。想想就坐牢,要是早点洗完就好了——而这两样东西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内裤和袜子直接扔了,换新的,不用洗,非常省事,很快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到床上或是去外边逛逛。最重要的时这两种东西也不贵,远征也用不了100块钱的量,而可以在每天都省下很多精力,简直是远征必备好物。 2. 小袋装洗衣液和分装洗发沐浴二合一:这俩都涉及洗,所以放一块讲。小袋装洗衣液可以做到每次洗衣服开一包,不需要害怕盖子没拧紧或者硬瓶子洗衣液难以收纳(以及洗衣粉容易撒在包里),比较推荐。洗发沐浴二合一可以买一大瓶然后用分装袋分成若干份大家一人一份用,基本够用到远征结束,很方便。分装袋记得买质量好一点的(别在包里给挤漏了),选用二合一主要是因为一物两用比较方便,携带压力小,无需担心忘带其中一样,也可以减少进浴室的时候手上拿的东西的数量。 3. 鞋的选择:旧运动鞋和洞洞鞋足矣,远征比较费鞋,且鞋的新旧不影响体验,用旧鞋就算穿坏了也不心疼。洞洞鞋洗澡和雨骑等场合用。怕脚臭的用喷壶装一点75%酒精每天骑完给鞋子里边喷点应该可以很好地缓解鞋臭的问题。 4. 身上织物的选择:衣服:两件远征衫和一件日常的短袖,两条骑行裤和一条休闲裤(我带了一条运动短裤和一条长裤,建议带一条宽松的能挽起来很高到短裤长度的长裤就行)。一件外套(大家习惯带冲锋衣,但低价位能防风的冲锋衣防风透气性都很差,能给你捂一胳膊汗,大家自行权衡,我不是很推荐带便宜冲锋衣)面罩,袖套和腿套拿来防晒(我手边有现成的链接,我远征的时候用感觉不错,可以qq/微信私戳我要链接。面罩我用的洛克兄弟的) 5. 眼镜:强光,风沙,雨雪环境有护目镜性质的东西可以让你的眼睛受到充分的保护,能显著提升体验。戴眼镜的可以买骑行套镜。有的头盔可以用磁吸风镜。 6. 车灯:别盲目追求低价位多高的亮度,400流明足矣。泛光性能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不然只能照亮前进方向上的一个点,看不清两边的全貌,那可很难受了 7. 音响:一般推荐,骑车的时候有个背景音乐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的歌单固定,那么以后大家可能听到你歌单第一首歌的时候就会想起来你(哪怕是他们后来自己听到时)挺有意思的,用圆柱形的音响可以放到水壶架上,比较方便(俊杰与The Nights)。 8. 骑行水壶:不知道啊,我用尖叫瓶子的.jpg 尖叫瓶子想扔就扔,不用洗也不用晾,方便还送饮料喝。 9. 手机支架:很有必要——等你承担职务的时候得时时注意有无电话,有手机支架很方便,还能看导航,切歌...... 但是一定不要买硅胶的软支架,也不要买三边式主要靠承托的支架,最好买四角的夹紧式的那种。 10. 货架,驮包,捆扎绳,货架上放的包:货架尽可能选择重的,粗的,实心的,非快拆的(快拆的不稳,承重较多时会左右晃)。驮包最好选靠轮的一边比较硬的(防止卷进后轮),有条件的可选防水的(一般100+一个,一对得两百多块钱了,很贵,但贵有贵的道理)捆扎绳一定一定选比较粗弹力比较好的,弹力不行的很不靠谱。长度这块我们那年用的是两米长的。货架上可以用捆扎绳捆一个自己的包或旅行包。 物品收纳这块建议捆扎绳捆住的包里装平时骑车不用的东西,因为不方便拿。补给什么的就放到驮包里,休息点就可以吃。 11. 手套:建议用带掌垫的。要不然手不好受。 12. 脚撑:迪卡侬的脚撑质量很好,可以选择一下。 13. 便携小工具:世达05566,用过的人一致好评,比五块钱的垃圾小工具强百倍。 14. 蝴蝶把:见仁见智,有人觉得是长途利器,我用过以后是觉得不爱用,握着有刹把的地方控制性不好,往两边一点又会处于不能制动的状态,总之队列骑行比较坐牢。此外还因为管型问题安装手机支架和码表延伸支架较为麻烦。 下来再以技术员身份写点技术相关的东西,限于自己表达能力欠缺,不能清晰描述;技术尚不成熟,观点可有错,还望大家多多包涵,也欢迎大佬批评指正。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要!在远征期间/马上远征的时候改装你的车!远征期间你有没有多余精力改车是不确定的,而且一旦改到你不适应的状态,你还得改回去并调试。很费精力,骑了一天车的你更多时候会想着再拖拖一会改或者明天再改之类的。车子的一切改装应该在远征开始前完成。 技术员包的“背包”仅仅是一个形式,背背上压肩膀还有可能在休息点/午饭点弄丢。把包装进驮包,打气筒用捆扎绳捆起来即可。 液压刹车:我认为远征车用油碟可以极大地改善制动体验,所以比较推荐机械碟刹的队员改装油碟。MT200即可,6/7/8速禧玛诺指拨在我印象里是拉线比相同,可以互换的(遇到一体指拨时就要再买另外的指拨,所以在这里提一嘴)。 远征禁车:虽然早已说过远征不让公路车去,但其实禁用的主要是一些公路车用常会具备的特质,具有这些特质的车一般会极大影响长途体验,严重时会导致你的远征难以为继。考虑到萌新的经验尚不完善,协会干脆禁用。这些特质主要为: 弯把(被认为操控性不佳,且由于手变头损坏导致的更换刹车组件(刹把)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备用刹把位置)、 过于细的轮胎(胎宽小于32c的内胎爆了再补难度远远大于山地胎,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补过之后难以打到标定的胎压,相当于没法补,大大降低远征容错度)、 激进的几何(不合适的车架尺码也是一样的,天天腰酸背痛你就后悔骑几何不合适和激进的车了)。 备用内胎全选法嘴的,法嘴的直径比较美嘴小,这意味着法嘴轮圈不兼容美嘴,而美嘴轮圈可以兼容法嘴。 坐垫太软影响发力,太硬又很不舒适,不建议选择公路车坐垫,贵且硬 硬叉:这个没有硬性规定,一般认为硬叉会不太舒适,但由于我自己一开始就骑公路车,所以远征全程基本一直锁死前叉,也没觉得不舒适,所以一直骑公路的萌新用硬叉的车远征我不反对。 推荐的打气筒:欧耐Q3,主打一个结实 去远征建议抛弃掉组合里边最大的一根,又重又没用。 建议远征前换新的内胎(链条生锈磨损严重者链条也得换) 技术员在路上的任务是抢修而不是修到完美;一切以最短时间内修到能用为准,能用才是硬道理。技术员是队伍的后盾,是故障先兆的发现者,是吹哨人,是疑难杂症的补救者,是守门员。一定要保证所有队员安全抵达终点,不要让他们因为机械故障出意外。 言尽于此,剩下的技术员事项我会慢慢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