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标题: 4.8 心情 [打印本页]

作者: 豆浆--520    时间: 2008-4-8 22:54
标题: 4.8 心情
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
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
                                    —————汪国真

作者: 豆浆--520    时间: 2008-4-8 22:59
好久也没到这里发帖了,先向大家道个歉!
活动回来之后不知为何,借用赵博的话说,感觉自己死了一般。直到今天心情才放晴,和朋友短信聊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句话,记得这句话还是高三时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每天的精神食粮呢。
贴在这里,希望大伙时常的能记着它,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能够舒展眉头。
作者: 邹峄    时间: 2008-4-8 23:16
我喜欢汪国真的这句: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作者: osos    时间: 2008-4-9 17:06
汪国真简介
Posted by 汪国真 2006-3-16 14:22:00
转自http://wangguozhen.blog.com.cn/archives/2006/489109.shtml

      九十年代初,诗坛的竹林中曾经有一棵笋拔地而起,不久直冲云天,而这棵笋的名字叫做汪国真。
      汪国真,祖籍厦门,生于1956年6月22日,北京。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
      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
      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
  “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 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价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
  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
  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
  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
  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国真诗歌销售的热潮。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用智慧与真诚的解答式语言自然流露。这种的简化而又明朗的哲理,十分适合青少年的思维特征。青少年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的新式诗歌,给他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中国学子来说些十分适合。  
      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倍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简而言之,汪国真的诗歌实际上是将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新式诗歌的形式更清明地表达出来,是一种思想的精华与智慧的探讨。这些作品中寄托着诗人浓浓的真情与对生活的坚信,而这正是走出朦胧期诗歌的真正需要。任何适合大众的流畅文作最终人们将给予肯定并得到久远地流传。                                                            

                                                                           汪情天于北京06.3.16
作者: 李梦^_^    时间: 2008-4-9 19:57
都是一群文学青年啊!
我无地自容了……
范仲淹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简单的八个字,做到还真不容易。
作者: 卢凯    时间: 2008-4-9 22:02
汪国真的诗一直都很清纯很积极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曾经是我高中时的左右铭
作者: 柴君    时间: 2008-4-10 13:19
我很喜欢他的那首《我正年轻》不过怎么没找着原文呢?
作者: 席华    时间: 2008-4-10 14:27
标题: 回复 #7 柴君 的帖子
我正年轻
                       ——汪国真
        我不喜欢无云的天空
  我不欣赏无泪的人生
  如果哭了
  那是因为我曾拥有
  一份美丽的感情
  虽然我为失去它而遗憾
  虽然我为失去它而难过
  但人世无常 谁能说得清
  
  云朵也是一种风景
  眼泪也是一种晶莹
  生命的美丽常常在于过程
  我不再总是这样遗憾
  我不再总是这样难过
  生活的路还很长很长
  而我 正年轻
作者: 柴君    时间: 2008-4-11 13:07
标题: 回复 #8 席华 的帖子
:onion17 谢谢喽
我找了半天咋就找不着呢?嘿嘿
作者: G.X.    时间: 2008-4-11 20:42
标题: 回复 #9 柴君 的帖子
智商问题~
作者: 席华    时间: 2008-4-11 22:09
标题: 回复 #9 柴君 的帖子
:onion27 不用谢,那天我去东新有人请客就行
作者: 柴君    时间: 2008-4-11 23:28
标题: 回复 #11 席华 的帖子
没问题啊,别忘带着校园卡过来哦,记得充好钱~
作者: neck    时间: 2008-4-21 16:07
五一过了之后搞个诗会,说真的。
挺有意义的。
作者: 林少丛    时间: 2008-4-21 16:29
标题: 回复 #13 neck赵博 的帖子
太强悍了吧!
作者: neck    时间: 2008-4-21 16:53
标题: 回复 #14 林少丛 的帖子
车协里文化人多着呢,为何如此惊讶。我只是幕后工作者,你准备好上台就是了,我组织拉拉队。
作者: 柴君    时间: 2008-4-21 20:47
标题: 回复 #10 G.X. 的帖子
郭熙!!为什么你损我的帖子我总是要好久以后才看得到呢?:onion08
作者: Hana    时间: 2009-5-14 21:41
原来文青是车协的优良传统。。仰慕
现在车协多用的“风雨兼程”,多么意气风发~
作者: 谢伟伟    时间: 2009-5-14 23:06
车协里的人都很有感情,感情多了就需要个发泄的地方,于是,文学青年就产生了!
           不知道我的解释对不,大家评价哈
作者: neck    时间: 2009-5-15 01:27
想想那时候席华还在南新来着。也记得当年灌水闲聊下面有个生活一二三的专版。
很多东西都值得纪念。拥有可以纪念的东西是一种幸福。
作者: 封畅    时间: 2009-5-15 10:45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论坛 (https://bbs.casdu.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