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帅 于 2021-4-20 00:58 编辑
4月17日下午五点,比完赛回来,刚从床上爬起来,想趁着比赛的情绪还在,把参赛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算是纪念也算是留念。
赛前:
追溯到大一也好像是大二,忘了为什么就一下子决定要在毕业之前参加一次铁三比赛,可能是在B站刷到了铁三比赛的视频,也可能是被帅气的铁三车吸引,或是大二的游泳必修课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游泳(嗯,不是学会游泳,一个学期的课程最后考试我竟然只游了25米),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三项运动。
之后就到19年11月,学校组建了游泳队,几个同学在泳队训练,知道自己进不了泳队,但跟着训练总可以吧,并且有同学一起,不会游也不会尴尬,便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游泳训练,并立下flag游不了1500米不能再碰车。50米1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会游泳是从第二次去,能够游一个来回100米开始的,就是一下子突然就会游了,两周左右的时间能游1500。从开始训练到放寒假,就没在浴室洗过澡了。本打算寒假开学后再加以训练,开春之后便有比赛可参加了,或者到九月初参加威海的铁三比赛也行,谁知疫情爆发没能让我们回到学校,训练状态下滑到起点,比赛更是全无,之后返校开学游泳馆也不能开放。
再往后到2021年2月5号,春节之前,看到STC的千岛湖铁三报名开始,比赛时间在4月18号,看时间刚好合适,除了写毕业论文没啥其他重要的事,答辩也不会这么早,这可能是毕业前最合适的一次比赛机会了,就算状态不好,认真练练完赛总可以吧,就当是去旅游了,就报了名。
3月2号,开学,训练开始。前两周开始堆量,尽快把体能拉上来,之后针对单项的能力提升,每天训练一到两项,三项轮流交叉训练,隔天补充核心和力量训练,每周休息一天。上午在宿舍骑台子,晚上跑步(全是为了防晒),虽然游泳馆只对上课学生和泳队训练开放,但总算是能用了,经老师同意后便在泳队参训。训练之外每天给自己加餐,维持身体状态不掉体重,坚持起床吃早饭,不能熬夜。一个月的训练看到了自己明显的进步,10km跑从5分钟配速跑进4分半,40km骑车从预计的30均速到35,1.5km游泳从43分钟到40分钟,虽然只快了三分钟,但游泳效率变高了,也没开始那么累了。最后两周虽然没有停训,但感觉状态可以,训练热情也一点点被训练痛苦压倒,思想开始有所懈怠,总想要不今天休息一下吧。赛前一周,在比赛群里看到关于游泳水温的讨论,预计当天湖水水温在16度左右,说是不穿胶衣肯定游不下来,并发出了售卖胶衣的预定。一直在28度的泳池训练,相信16度肯定很冷,但不至于游不下来吧,再不行我靠毅力总能撑下来吧,并不想买胶衣,一是贵二是蛙泳不适合穿胶衣。为了保险起见,赛前三天去到了泉水浴场的露天泳池感受一下16度到底有多冷。刚下水,这,真的好凉,但还能游起来。十几分钟后,我,错了,我顶不住了,我凉透了,我买胶衣还不行吗!赶紧去淋浴暖和一下,发现也是凉水。。穿好衣服哆嗦着晒了半小时太阳才缓过来。第二天上午又硬着头皮去适应了一下。问过后胶衣没我的尺码了,线上买又来不及了,却发现了胶衣的替代品,半袖半裤的潜水服,既保暖又较少的影响蛙泳动作,而且还便宜,跟商家商量后发了顺丰特快,出发去比赛前的一个小时终于拿到了。
(3月19,赛前一个月,突然发布了莱芜雪野湖铁三赛,比赛时间在4月17,刚好跟千岛湖撞了时间,看了千岛湖的来回路费,高铁太贵,火车要转车,带着车子很不方便,并且可能会是唯一一次在济南去参加济南比赛的机会了,权衡之后决定转报雪野湖)
比赛前一天,收拾好装备后去到济南站坐组委会的接驳车,车上认识了从外地来参赛的阿姨和大叔,之前一起比过赛的济大的朋友。下午看了换项区,走了一遍路线,还下湖试了水,这是第一次进公开水域,游进去100米,有点怂了,折返回来。不知道是凉着肚子还是喝水了,试水之后肚子开始不舒服,有点拉肚子。晚上跟同来比赛的济大山建和车协11级于颖学姐等几个朋友一起吃过晚饭后便回宾馆休息了。
赛中:
定了6.30的闹钟,不到6点就醒了,洗漱后边吃早饭边贴号码贴,收拾好东西退房赶去赛场。到换项区放车,签到领了泳帽和计时芯片,换好衣服,便在冷风中等着开赛了。之前预计水温在15-16度,当天早上测得水温只有12.1度,由于水温太低,组委会临时决定所有组别参赛选手都只游一圈500米。游泳是我的弱项,听到消息有些窃喜,但事实证明自己高兴太早了。出发前常规的领导们讲话,之后一起唱了国歌,不管什么时候听到国歌都能由衷的感到自豪,激起内心的爱国情感,已不知多久没唱过国歌了。 游泳:随着出发的鸣笛声,跟着人群冲进湖里,由于过于兴奋,突然下水也没觉得凉。赛后看运动数据,出发时紧张兴奋心率到达160,下水之后越游心率越低,之后稳定在130。游出去差不多200米,突然意识到脑袋有点晕,可能是被泳帽勒的,戴了两个泳帽保暖,也可能是水太凉,很可能是被水波晃悠的,然后主动发力游,调整意识清醒。返程途中泳镜进了一次水,想调整泳镜却被呛了一口水,赶忙停下来踩水调整,想去抓绑在腰上的跟屁虫,却硬是抓不到。赛后想,要是没缩短距离,估计我真不一定游的下来。从上岸到换项区一百多米的距离,竟把跟屁虫和组委会发的泳帽跑丢了,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脱潜水服,带头盔眼镜,穿锁鞋,牵车。
骑车:本以为是时候该冲了,却没料到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正常来说现在的气温骑车并不太冷,但由于游泳上来体温本身就低,加上湿衣服和刮风,导致体温上不去,心率上不去,功率上不去,一点状态没有,全靠两条腿苦苦支撑,一度快要骑到崩。
脑子:腿你能不能再快点。
腿:我也想啊,可是我冷,补给也太慢啊。
脑子:心,你跳快点,给点温度啊。
心:还说我,都怪你们冷,要不我能快不起来吗。
随着骑车里程过半,气温也慢慢升高,身体才开始有了些状态,到最后才把均速勉强拉回到30。事先准备的休息把,由于起伏路和大风,也没怎么用到。本以为不会掉成绩的一项,竟是如此狼狈。40公里结束,脱鞋,下车,跑向换项区,放车,放头盔,穿跑鞋,看到一起出发的学姐已经跑了出去。
跑步:这时候已经对成绩不抱期望了,只想就平时训练的状态正常发挥跑完就好。进了绕圈赛道,跟一个选手差不多4分半的配速跑了第一公里,感觉还可以,没有太累。第二公里,一个下坡,两腿的股四头肌突然紧绷起来,在抽筋的边缘徘徊,意识到这次彻底没了,赶忙减速,小步跑往前踱着。坚持了几百米,在补给点前吃了两颗盐丸(骑车时盐丸就带着了,水壶放了泡腾片和一路冷的没出汗就没吃)。5分半的配速调整了2公里,股四头的紧绷感才缓解下去,之后两腿变得格外沉重。3km吃了一支胶,5km吃了第三颗盐丸,7km吃了最后一颗盐丸和一支胶,弹尽粮绝,稍加速跑完最后3km,冲线也没有特别兴奋。
赛后:
拿了完赛奖牌,坐着休息了一会,看了完赛时间和名次,游泳缩减1000米后的用时两小时37,20-29年龄组九人组第五,意料之中与领奖台无缘了。到换项区拿车收拾东西,让人帮忙拍了照片,看了颁奖,坐接驳车返程。总算是了了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但好像也并没有感到高兴。嘴上说着完赛就好,但体育竞技谁不想争个好成绩,并且是在自己认真训练后,最后却没能拿出应有的状态。第一次比赛,即使准备再充分也会有疏漏,比如没有尽早适应水温,准备了防晒霜却发现没有多余精力去考虑防晒问题,没有重视换项“搬砖”训练,自以为训练量够了,其实还差得远,到底还是自己太菜。 现在想来,大学四年也没有大遗憾了,除了没能把大学时光记录下来(远征结束手机丢在了呼和浩特,清明节骑车丢了手机,找到后前后壳被轧的稀碎,才意识到仅存的记录也就这个手机了,幸好能换屏导出了数据)。最后就好好珍惜享受剩下的大学时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