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论坛热度,我再一次把校内上发的帖子转过来,我想让大家主要看看帖子“part 2 联想到关注残疾人”部分的最后两段,其实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在组织一些活动时能否采取类似的“体验残疾”的方式,当然假如有些需要较高成本的话我们可以进行修改以达到低成本高效果,只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part 1
右手暂别羽毛球(9月11日)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
天底下的运动方式成千上万,我独爱羽毛球的激情如风。
有右手潇洒有力地挥动球拍去击打在空中来回穿梭的羽毛球,是我从小到大的乐事,不过,这种乐事可能就要成为历史,受伤后的右手,看过医生后一个多月都不见好转,用力一使劲就会隐隐作痛,根本没办法像以前那样挥拍击球。选修羽毛球的我,开学第一周的周四下午,整整游荡了一个半小时,侵袭而来的是种种落寞伤楚之感,而非原有的跃跃欲试的兴奋劲。过去的这节体育课,在场边看着人家玩得欢声笑语不断,自己却只能在来回踱步时回想以前自己在场上奔跑——跳跃——击杀的情景。自己虽然并不是羽毛球高手,但在玩伴之间,我的技术不差平时少有的自信也是在打羽毛球时建立起来的。如今的我,竟有种像武林中人突然发现自己十多年引以为豪的武功一朝尽废的感觉。
唉——
我的右手,我的昔日尽情挥洒击球的右手,我的曾在羽毛球场上给我带来无限快乐的右手,被残酷地宣告暂别羽毛球。我曾经的快乐,我曾经的激情,我曾经少有的自信,也因此暂别了我。
怀念那被我的右手奋力击出的羽毛球,怀念把羽毛球击出道道美丽弧线的右手。
part 2
联想到关注残疾人
我只是因右手受伤无法打羽毛球就使得自己如此沮丧,却没有想到世界上有着千千万万比我更悲惨得多的残疾人,他们连生活自理都不一定能保证,同时还要忍受旁人异样的眼光。我,应当学会释然。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内心很同情这些残疾人,但是在行动方面却避而远之,无形中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我想说的是,请让我们关心残疾人,关注残疾人公益事业。
在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残奥会,前所未有的把我们的目光拉近到残疾人的社会活动上,虽然此次残奥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屡见不鲜。有这么一张照片,主体是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进行比赛,旁边只有教练队友工作人员等十来个人给他加油打气,背景是偌大的 鸟巢国家体育场,能容纳几万人观众的座位却空空如也,与之前奥运会的座无虚席相比,有着天渊之别。另一个例子是则是有关美国的残疾人运动员的遭遇。残奥会期间,美国各大媒体包括电视台、报刊杂志等都基本没有关于相关的报道仅有一个发行量很小的地方报纸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而且美国残疾人运动员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场地、器材都不到位。然而美国体育运动有着太浓厚的商业性,基本上政府对体育事业没有财政拨款,基本上是靠赞助商,但是赞助商却不愿赞助观赏性较差的残疾人运动。
当心社会上有着太多对残疾人不公平的事情,希望这种现象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希望全社会尤其是我们大学生积极参与残疾人公益活动,主动真诚地去关注他们。
我想起前几年看过的一个电视互动节目,主题是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有的参与者被眼罩蒙着眼睛体验一天的失明生活;有的参与者穿上特制的服装把一只手或两只手限制活动,体验缺臂;有的则把双腿绑起来,坐在轮椅上一整天。我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参与者能亲身体会到残疾人的种种不易。
我们大学生各社团协会也可以仿照这种模式去组织类似的活动,应该对大家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part 3 (9月25日)
左手接过球拍,自信地挥动起来
今天下午上了本学期第三次体育课。第一次体育课,失落的我在体育馆里像个幽灵那样一直游荡;第二次,开始尝试去找同学陪我练习左手持拍击球,起初效果很差,常练球都碰不到,练了一个小时以后略有起色,掌握了最基本的控球方式了;第三次也就是本次体育课,左手技术迅速提高,拍碰不到球的现象大大减少,已经能和一般的同学基本打成平手了。自此我对自己恢复了信心,只要加强科学训练,左手挥拍,就算达不到右手原有的那么灵活自如,但也一定能重新像跳跃的精灵那样展现风采。
加油,Oh yeah!
part 4
生活再一次告诉了我——
1.要积极勇敢地去面对挫折,逃避不是明智的选择
2.对学习要像对羽毛球运动这样充满兴趣,乐观积极,而且主动出击
3.利用局部优势创造整体优势,就像我用左手,虽然一开始左手控球很糟糕,但是自己对来球的方向落点以及移动步伐、赛场走位、判断对方弱点这些方面依旧有优势,利用它们主动出击就能一改颓势
4.行动,行动,再行动。说再多都是无用的,不行动,说什么都是空话,不去尝试,我肯定不知道自己用左手也能打出精彩,不去尝试的话,我则还是第一周体育课那个四处游荡的失落的人。所以,用行动去证明一切!
|